3、如何利用好各反射点
听音环境里反射点的反射体材料不同,对不同频率的“反射效率”也不同;不同的吸音材料,对不同的频率吸音效率也不同;
以上面A=4m;B=3m;听音位靠后墙,正常情况下人头部会离开后墙50cm;音箱距离正面墙1.4m;距离侧面墙0.6m;为例子;
通过计算,听音位到音箱的距离l=1.7m;
直达声的频率大于或=344m/s/l/2.5=344m/s/1.7m/2.5=505Hz;
即505Hz以上的频率已经能够完整还原并直接达到我们的耳朵,不需要反射来延长声音的“路径”了,否则它再加上反射来的“能量”,就会产生“过量”失去平衡的情况。因此,在各反射点上就应该采取有效的吸收这些频率的措施。如上面的情况就应该选择500Hz左右吸收效果比较好的吸音材料,如厚度2~3cm中密度海绵外加墙毯、厚度2~3cm石棉包真皮、木板条留缝,里装填厚度4~5cm中密度海绵的木板条留缝墙裙等。其实500Hz的频率波长有0.68m左右,已经很难吸收处理了,500Hz以下的中低频就更加难吸收处理。
但是通过上面的处理,500Hz以上(或者中高频)的反射会受到一定的控制,基本上不会再出现中高频混乱、过量、声音“散焦”等现象。而500Hz以下的中低频反射量还是会有足够保证的。
这样我们就控制了不需要的(频率)反射量;保证了需要的(频率)反射量;达到合理利用反射的目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