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DIY实战秘技之空谷白云 [复制链接]

查看: 9082|回复: 83
11#

至此,似乎在跟楼主在唱反调,又跟自己在前面的发言在唱反调?不是的!——休息!!
TOP
12#

要求要有波形和能量的完整释放?——这样的话,要说的话就入正题了!箱体本身如果能够是一个完整的原型、又可以完全用同种材料独立完成的话,就好计算了(如果考虑喇叭本身的异质性又是废话!)!但是,现实中的音箱却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由多材质、多结构而形成。于是乎材质、结构的问题和作用就来了!!
    往往是:箱体振动与箱体包括喇叭振膜在内的振动既分工又合作。每一材质部件、每一结构部件本身都有着自身的声音特性,而这些特性都应该统一到箱体统一的声音特性上来!hifi的要求应该是——
TOP
13#

音箱,普通意义上就是喇叭单元装在前面板上向前方的音箱,它与单元一起成为一个发声体,具体过程是:喇叭单元的音圈电流与电压关系形成的电磁功率与磁钢恒磁作用下转换为动能。这个动能作用于由喇叭支撑簧板、振膜边、支承架、喇叭与音箱固定结构(材质与上螺丝的结构、或其他)、音箱材质结构、容积等共同形成的阻尼体,形成各种复杂的振动,激发空气的波动形成声音。
    ——又是一大通废话!但是,我要指出的是:这种描述方式本身并没有错,而且正统!为何会采取这样的描述??仅仅因为太复杂!实际上,音箱这个发声体发声的状况太复杂了,不对着具体的情况真的是无法讲得清楚的。为什么?——所谓HIFI、所谓高保真的要求而已!它并非仅仅是响度、频率而已,而是要求要有波形和能量的完整释放!
TOP
14#

整个播音系统的声音特性尽可能地接近空气(?)(不,是空间中的空气)的声音特性!!
    我们知道:统一步调与风格就是要有协调、就是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耦合!材质、结构的使用必须讲求耦合!是对特性进行耦合。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于音箱来说,偶合不是一个参数,也不是一个方法,而是众多、众多的组合!因为我们需要的不单只来自振膜的众多波形,我们还需要的是来自音箱各部件、各个面的各自的众多波形,而且要让他们能够有机配合起来!
TOP
15#

但是,如果完全个性化的话,就不存在最终成型的可能性,不符合存在的原则。存在的必有缺陷、必有定型!更必有定性——就是在历史条件下的、人类“公知”(是的,是公知而不是共识)表现形式!
    对于声音来说,尽管反映到听觉中仍然太复杂,但是,通过结合技术手段的思想沟通还是形成了共识的“公知”了。就是:人类听觉范围为“20-20khz”“低频对于人的听觉来说不存在方向性”等等.........
        这些只是感观范畴的表达,不是事实本身!但是却是我们开展艺术创作实践的基础!!
最后编辑KENTRYFO
TOP
16#

杀毒软件在工作.........我继续罗嗦吧:
如何确定耦合方案呢?——谈何容易!事实上,由于一个音箱本身所含有的材质、结构差异数之不尽,而且相互间紧密相关,各构件的声音特性测试首先就是一个难题——可以说根本不可能,因为不可能分离作出研究,而合并作出研究呢?设备的分辨能力难于排除周围的干扰,只能把它的整体特性总结出来!这个总结,就形成了音箱谐振点和音箱阻尼系数、Q值搭配足以解释!但是,其间所有的声波根本无法清晰区分。有什么办法——人耳啦、经验啦!!我可以断言:任何音箱(暂不提“音响”)名厂,主观评测并非客观测试的补充,而是主要的、决定性的
检测手段。
TOP
17#

壮家汉 在 2006-5-6 21:37:11 发表的内容
老兄的“耦合说”总结得很好。

耦合是在现实条件下对同质说的技术弥补手段而已。哈哈,老哥,我说过非常感谢你嘛!
TOP
18#

以上同时还说明一件事是:确定耦合的目标与耦合的方式都只能靠人类本身!感觉绝对是个性化的,手法多种多样、渠道众多,因此,根本的就是人类的随机性在里面!
    这是什么一种状况?——工艺!艺术!!对艺术和工艺的概念详细地我不会解释。但已经无疑。唯有diy才能真正地理解、领悟、享受、共鸣于音响包括各种音响产品之美!!!
TOP
19#

应该言归正传了——diy实战秘技之空谷白云就是一种艺术行为,是一种实现艺术创造的技术!.........
睡觉了..........
TOP
20#

什么主张来着?——
1、心中有谱——做好音箱后,先不要放上任何吸音棉,倒相管也不要粘死,放上几曲,仔细听听声音的浑浊程度,先做到心中有谱。
2、化整为零——把吸音棉分成若干小份,用蚊帐布包起来,用细线扎住,并留出长长的线头。
3、根深蒂固——选一到数张张女高音的碟,如果不喜欢美声女高音,也可选通俗女高音。从中选出一段高音区唱段(长度为几秒钟就可以了),按下CD机的AB键,集中注意力,仔细听最高音的音色,并且密集听十几遍,在脑海中形成固化作用。连声音都记不住,校声免谈!
4、求泛若渴——听清楚后,音乐不要停,抽出倒相管,将一小包吸音棉从洞口塞进音箱,线头留在洞口外(方便以后抽出),再塞回倒相管。仔细听加了吸音棉后的效果,记住要听多遍。然后再加,重复以上过程,密切留意最高音的音色变化。当吸音棉越加越多时,你会发现声音变得很纯净,但泛音少,那高音发紧、发干,并且较单薄、尖锐,缺乏共鸣,听起来让人感到内心烦躁,很显然是吸音棉过多、吸收过量所致。这时候该对吸音棉进行递减了。卸下倒相管,抓住线头将一包吸音棉抽出。仔细调节吸音棉的量,必要时将包里的吸音棉分出一半左右再放回去。总之是声音发浑时加,发紧、发干时减。当把吸音棉的量调到恰到好处时,歌声的泛音丰富,那高音唱得湿润、舒展、甜美,既响亮又柔和,直达心灵、、、、、、。
5、平衡是金——上一个步骤是利用人声高音这最直观的泛音晴雨表调出泛音,但频段较单一,难免有局限性。故还要找一些更高、更低的频段,包括一些乐器的中频段,对吸音棉的量再进行微调,直到中频范围内的能量分布趋向合理,使整体更平衡、更全面。
——那就是音响diyer的在艺术欣赏过程和参与艺术再创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及其中折谢出来的,可歌可泣、丰满、理性而现实、积极的态度!
最后编辑KENTRYFO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