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理解的数码声和模拟声 [复制链接]

查看: 36538|回复: 241
1#

CD版在YLJ里很常见,而且还送一张录音花絮的DVD。
分享 转发
TOP
2#

王2麻子 在 2006-2-22 17:52:49 发表的内容
偶听的cd机比较少,偶感觉马烂死的机器不耐听,英国之宝508的机器耐听,是不是马烂死的数码声高?现在听emm labs 和LP比,还是LP好听,应该是emm labs的数码声高。


麻兄能使手头的LP设备在听感上超越EMM LABS,这可是改变了音响界对数码声源评价的DD,要做到这点,对LP系统的调整要求已有相当难度,如果不是他人代劳,而是麻兄自己调整出来的话,按这样发展下去,麻兄很快就会成为LP圈子中“教父”级别的人物了。
TOP
3#

想到一个问题:以麻兄现在的器材就有足够代表性了,用你的器材来AB比较两张同一个数字录音母带的CD/萨彩电SACD/LP效果各有何不同?
比如说RAY CHAR了LES最后一张专辑《GENIUS LOVES COMPANY》,同时有CD/SACD/LP发行的。
TOP
4#

高分析力会尖锐,听久了觉得烦燥?那么在现场近距离欣赏真实乐器演出时分析力不高吗?我觉得声音厚实而且很耐听。
假如原来的真实演奏时是悦耳动听的,造成尖锐,不耐听的原因只能说是失真,不可能是分析力高。
TOP
5#

怎么又搞成月经贴了?
TOP
6#

王2麻子 在 2006-2-22 18:42:33 发表的内容
好久没去拣垃圾了,看来kuang版也是垃圾场的常客了,哈哈!


CD的垃圾场没去过,LP的垃圾场就常去。关于这张CD的信息是其他人提供的。
TOP
7#

felixcat 在 2006-2-24 16:50:17 发表的内容
我所见过的、听过的几乎所有从事过录音这一行的工程师,叙说他们以往的经历,都无一例外地说过:之前他们用的是模拟式录音设备,但是某一天他们试用过新式的数码录音设备之后,都把模拟式设备处理掉,换上数码设备。

说真的,现在还真的很难找到仍然用模拟式录音设备进行录音的唱片公司呢,全都用数码了。


我和国内录音师的接触中他们的观点也是这样的。但在重播的时候,结果就会有所出入,这个正是音频CD格式的悲哀之处——好的录音没有提供好的载体,音频CD格式不足以代表数码录音的技术水平。
记得有一年网友聚会上,录音师陈璐现场比较了DAT母带和同一录音的CD唱片,大家都觉得声音差距非常大,其实当时很多网友忽略了,DAT上播的是2496PCM文件,CD机播的是1644音频CD格式文件,音源根本不在同一级别上。
如果现在的新录音,强调是模拟而最终以音频CD发行,那可以说是集中了模拟和数码缺点的产物,AAD和ADD是最失败的唱片模式。
TOP
8#

Raxel 在 2006-2-24 17:29:46 发表的内容
[

如果你说现在Telarc的录音制作音质没有以前Blue Note或者Decca的好,我保留意见.但你说回放不好,那我当然就不同意了.你听到的就是录音时候的声音,你要再怎么好?再好的话就是过了.我们现在究竟在讨论目前的录音和60年的录音音质比较,还是讨论回放的问题?


意思是否可以理解为世界上不可能有比现在TELARC录制得更好的录音了?
TOP
9#

那么你的意思是说TELARC的SACD是世界上“最保真”的录音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