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带平衡输入的功放? [复制链接]

查看: 8574|回复: 36
31#

钟神JA-88D甲类功放,是从输入到输出都是平衡设计的,每声道由两组完全相同的放大电路组成。还能否买到就不清楚。
TOP
32#

Wilmer威馬 在 2005-2-16 4:29:01 发表的内容
James_0075 在 2005-2-15 21:29:14 发表的内容
现在我又有一个问题:如何把一台纯功放,如V8I或V6I,改成带真正平衡输入端的立体声功放?谢谢。


wenzi 在 2005-2-15 23:18:44 发表的内容
这是相当简单的事情,只要加装如图的差动放大电路就能轻易实施。但若不想改动V8I或V6I的后面版,也可把电路装入一个小盒子里,盒子上装有平衡输入插座两个,甚至也可多装一个RCA输入插座,通过一个2*2开关的转换,实现两路真平衡输入,两路后级单独推动状态(此时为双声道状态)以及一路RCA信号输入,两路后级组成真平衡桥接推动状态(此时就变为单声道平衡后级,有必要做两个转换盒子,以及需要两台双声道后级)之间的转换,盒子上设立的两路输出都为RCA插座,通过两根RCA信号线与V8I或V6I的RCA输入插座连接就行了。[upload=jpg]Upload/200521523184267389.jpg[/upload]


那不如乾脆随便买台有平衡插座的功放?例如声雅、新德克、柴尔。。。。。。等等,反正不是真平衡,那根本就无需着眼於柯颂,或者即使一定着眼於柯颂,正如我前述,不如乾脆用 RCA 转平衡的变换头,简简单单将负波及地端短路共接算了,亦无需费力费神去改。

Wilmer威馬兄,James_0075 是问:“如何把一台纯功放,如V8I或V6I,改成带真正平衡输入端的立体声功放?”因此小弟提供了加装差动缓冲输入级的方法。这其中有保持平衡传输技术中抗共模干扰好的优势,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校声而成的差动缓冲级,具有音柔、动态拓展好的优点,对众所周知的V8I等音色较硬朗特性的后级,同时也是起到一定的润色作用的。当然也可以用平衡头转RCA头的特制咸菜来简单地把具有真平衡输出的前级与RCA输入方式的后级连接,工作方式也实际为RCA传输方式。但包括你所说的:RCA 转平衡的变换头的方式在内,都是把具有真平衡输出的CD机或前级之平衡输出信号中的负端直接与地线并接,或者把具有真平衡输入的器材的平衡端子之负相输入端直接与地线并接(以上当然不包括假平衡输出/输入的器材),这实质为实现正相信号传输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舍弃了负相信号,还有,一些平衡输出电路的设计,是不允许直接把正相端子或负相端子直接与地线短路的,否则输出电平会下降6db左右,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能给不用的负输出端子提供一个假负载,而恰恰那些转接咸菜是不具备的。另外有些地线布局复杂的后级机子,如果把平衡输入端子中的负端强行短接落地来实现RCA输入方式,是会发生交流噪音增大的情形的。因此说,采用负相短接地线的平衡转RCA/RCA转平衡的所谓转接咸菜,不是完善的万能设计,应用起来一定得小心一些。
TOP
33#

不知道哪个商店有几款国产的真正全平衡功放可以试听?
TOP
34#

James兄的JBL好好的/怎么又换MK了?!
新年好!祝万事胜意!
TOP
35#

James_0075 在 2005-2-17 10:20:42 发表的内容
不知道哪个商店有几款国产的真正全平衡功放可以试听?

看看丽特音响有没有。
他仿金嗓子A680是全平衡放大
[upload=jpg]Upload/20052172245913237.jpg[/upload]
TOP
36#

补充下
什么是XLR
在Cannon(XLR)头的结构上,它具有一个金属或塑料成的外壳,有一个卡榫或是供卡榫钩住的洞,使得公母头在结合后不会脱落;它的接点可以从二个一直到七个之多,而一般音响器材会用到的Canon(XLR)接头,绝大部份都是三个接点。而Cannon头与RCA头不一样的地方在于:RCA头一定是公头,而座一定是母座,但是Cannon接头则不论是头或者是座都有公母之分。在此另外说明;所谓头指的是接在讯号在线可以活动的接头;而所谓公的,就是信号接触是呈棒状的,同理,母的就是指接触点是孔状的。一般言之,讯号的输出端是公头或公座,而输入端是母头或母座,在自己装制平衡式扩大机,或者焊制平衡式讯号线时不可不慎,以免发生同性相斥的窘境。
 在XLR的三个接点中,接线是有一定规则,不能乱接的;你可以发现在插头或插座上这三个接点会有1,2,3的编号标示,1号一定是地线,所以如果你够仔细的话,甚至可以发现XLR母头或母座的1号孔内的金属接触片来得比其它2、3号孔内的长。这是表示这种接头在连接时,地线会比信号先完成接触;分离时地线会比信号晚分离,确保开机状态中插拔讯号线时不会发生意外的碰声或击毁喇叭。2,3脚则分别连接着火线和地线,但是有一点必须特别注意;欧规(含日规)和美规系统的接法是相反的,美规第2脚是火线,欧日规则第3 脚是火线。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则不同厂牌器材搭配之后,可能到最后整个系统出来的声音是相反的。不过这倒也不用担太多心,每一部带有平衡式端子的音响器材,一定会详细说明那一脚是火线,那一脚是水线,只要仔细看说明加以推演即可;万一从讯号一路搭到后级却发现输出是反相时,只要将喇叭线正负反接就可以了。
TOP
37#

CC

话说10年前国内某汽车杂志,因刊登一篇有关平衡式放大文章,造成作者与厂商间有些不愉快。那位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平衡式不一定好,有些机器也是假平衡。于是厂商不爽,找人投稿反驳。
在国内,装汽车音响还算是大生意,一部70万的车可以装30万的音响,电瓶也得更新─车主可不愿为家里添购30万音响。主机当然是在前座,放大器有时安置在后行李箱,于是由前驾驶座到后行李箱必需拉一条长长的讯号线─问题就出在这条讯号线。
厂商说这条长长的讯号线会感染杂音,解决的方法就是先经「平衡式发射器」,变成平衡式讯号线再接到后级放大器,这样就没有杂音干扰。《交直流》的读者大概都会想到发射器应该就是转换器,它可以利用电子线路,或是变压器,将非平衡unblanced转换成平衡balanced接续。
家用音响也讲究平衡式接法,但似乎也没有人知道,同一台Hi-End后级,若采平衡式接法,失真会增加、讯号杂音比会降低!面对特性劣化状态,代理商、经销商、杂志评论员依然振振有词:balanced接法比较好听。
在《交直流》杂志上常看到真平衡、假平衡的说法,笔者不能同意。平衡就是平衡,不应有真假之分。探讨平衡,一定要考虑输入及输出。后级放大器的负载是喇叭,没有平衡或不平衡的问题;但输入端就有可能是平衡。 后级输入采平衡接法很简单,只要将反相讯号cold拉到回授端即可,这也正是平衡接法劣质化的主因。因为:后级没必要,也没法做平衡式放大结构;桥接-BTL不是为了接续而是为了提高输出功率,所以请勿混为一谈。
前级为兼顾输入及输出,所以会有平衡式放大结构。但不论是:一、采用两组线路做正相及反相放大,二、以IC反相放大取得cold讯号,还是三:以变压器取得反相讯号,对不起,它们都是真平衡。一的情况最复杂,成本也较高,stereo的全balanced,就要有四组完全相同的放大电路。但三也不差,高品质变压器也不便宜,性能也很好,Jeff Rowland前级就是利用变压器取得反相讯号。
Mark Levinson、Krell、Threshold、MBL这些Hi-End、Hi-price后级都有平衡式输入,有机会请详阅原厂说明书,比较讯噪比、总谐波失真、频率响应之特性,只要厂商敢登,笔者就敢以人头担保:balanced比较差!但你可能查不到,因为它们都不刊登;只有日本Accuphase敢说实话,平衡输入与非平衡输入规格齐全。
平衡式接续的优点是:可长距离传送,但音响迷若是以客厅做聆听室,就无必要采平衡式接法。平衡式接驳完全不能提升音质,反而会劣化音质,特别是后级,它就是使平衡式劣质的真凶。各杂志主笔请记住上述这句话,有机会访问国外厂商设计师时,一定要他提出确实的数据,绝对不要让他含糊混过─但我保证他支支吾吾的提不出balanced的规格与数字。
那有没有假平衡?无任何反相放大装置的就是假平衡,进口Hi-End机也曾玩过这种飞机,例如瑞士名牌Revox。 至于车内那条讯号线,真有必要花钱另购发射器吗?笔者开小车,没换音响,故不敢肯定,但预测只要将讯号线做成具有方向性,就有可能避免杂音干扰。不仅车内音响,一般CD到前级、前级到后级的家用音响,都应该以具有方向性的讯号线连接─请大家试试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