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机与石机经几十年的声音实践比较,石机声音没办法超越胆机! [复制链接]

查看: 71176|回复: 254
10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02#

声音的风格及表现方式不同,个人喜好也不同,没有哪一个或者哪一种器材能满足所有声音的表现形式和个人的喜好,所以想听全面的声音效果最好各种器材都要有。试着去搭配,摆弄各种器材的互相搭配,聆听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是最大的乐趣。
TOP
10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04#

回复 82# znd06 的帖子

只认可一半,事实上Jfet与电子管可以给出来远超越双极晶体管(NPN PNP)的线性区域,不是超越一点半点,这个看看图示仪就知道了,不争。传统的晶体管机低失真得益于深度负反馈,没有见过小于20dB深度的负反馈(这里说的是总体负反馈深度,而不是仅仅指大环路反馈)的晶体机,大多数晶体管音频放大器,负反馈深度都在30dB以上,这是不争的事实。说到这里多说一句,晶体管机固有的瞬态互调失真这个在电子管上很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是由于晶体管骨子里线性动态范围窄+深度环路负反馈共同决定的,因为晶体管线性范围很窄,脱离深度环路反馈(或者级间反馈)是无法满足使用需要的,但是反馈是有时延的,这就造成了瞬态互调失真。晶体管这个骨子里的问题几乎无法避免,而胆管由于线性动态范围宽很多,瞬态互调失真的问题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尤其是电子管前级放大器,这也是多数胆机声音相对圆润的原因。细心的设计加调试,胆前级可以做出来完全超越晶体管前级的技术指标,只是这样的产品非常少罢了,别问为什么,很多历史因素以及商业因素纠缠其中很难几句话说清楚。
最后编辑200B 最后编辑于 2014-12-16 10:43:41
TOP
105#

看完帖子发现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晶体机输出管子电流越大推力越大,哈哈!贻笑大方了,电路的工作电流不过是直流电流,而推动喇叭的是交流电流,直流电流要通过电路转化成交流电流来推动喇叭,这个转换的质量、效率就看电路设计了。静态电流(直流电流)小为啥推力就小?静态电流大凭什么推力一定大?做好推力可不是把电流调大就一定行的。推好低阻抗喇叭或者喇叭的低阻抗区也并非就一定非得大电流不可,呵呵!多听多比较,出真知。
TOP
10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0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08#

我的器材把我想要的声音效果表现出了几成?还有哪些方面表现不够理想?哪种、哪些器材才是我最终的菜?每每想起,心头总会涌起阵阵的痛。
是自己音乐造诣太高的缘故吗?哈哈
欲望太多,烧无止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TOP
109#

原帖由 200B 于 2014-12-16 10:40:00 发表
做好推力可不是把电流调大就一定行的。推好低阻抗喇叭或者喇叭的低阻抗区也并非就一定非得大电流不可,呵呵!多听多比较,出真知。




所谓monoblock的好处,就是能够多用几组输出管,因为有空间,能够多点输出电流,那什么4ohm,连2ohm都能驱动了。


这也是功放是否高端的一个最重要指标。


反过来说,那些AVR,就因为是只一对输出管,小电流,就算是旗舰,也只能算是最低档功放。


大电流的听感,就是能听到小电流功放放不出声的低阻抗频段的声音。


在听感上,就是多了很多不曾听到的声音。
独乐,不如与众乐!
TOP
110#

回复 109# Lighting 的帖子

多用几对管,电流大了,同时也引入了失真,配对不可能配的完美,线路变得复杂,电流是大了,但还是那句话,you can't get something for nothing,基本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音响就没有完美的,都是妥协,就看你要什么牺牲什么了。我跟你相反,我牺牲大功率大电流,要的是细节韵味乐感,因为这更符合我自己的音乐审美。
最后编辑hugoo168 最后编辑于 2014-12-16 12:43:3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