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看一些我觉得比较现实的研究报告
图像分辨率 液晶电视有着固定的最佳分辨率,同时也是它的最佳分辨率,高分辨率可以很容易做到兼容HDTV。对于任何不是液晶屏最佳分辨率的视频信号,液晶电视都需要将图像分辨率转换后再显示转换。
所以就分辨率 可以知道
对于液晶电视而言,分辨率是重要的参数之一。传统CRT电视所支持的分辨率较有弹性,而液晶电视的像素间距已经固定,所以支持的显示模式不像CRT电视那么多。液晶电视的最佳分辨率,也叫最大分辨率,在该分辨率下,液晶电视才能显现出最佳的影像。
液晶电视呈现分辨率较低的显示模式时,有两种方式进行显示。第一种为居中显示:例如在XGA 1024×768的屏幕上显示SVGA 800×600的画面时,只有屏幕居中的800×600个像素被呈现出来,其它没有被呈现出来的像素则维持黑暗,目前该方法较少采用。另一种称为扩展显示:在显示低于最佳分辨率的画面时,各像素点通过插值运算扩充到相邻像素点显示,从而使整个画面被充满,但这样会降低原本的清晰度与色彩。
目前液晶电视主要有800×600、1280×768与1366×768等几种常见分辨率
亮度 由于普遍采用了多支灯管背光的技术,目前液晶电视的亮度已经普遍能够令人满意,观看电视节目已经足够了。
★对比度 对比度是传统液晶的弱项,如果对比度不够,画面会显得暗淡,缺乏表现力。液晶屏的对比度指标决定着显示画面的层次是否丰富,不同产品在这个指标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用户在购买前应该注意了解这一指标。 7、对比度
对比度则是屏幕上同一点最亮时(白色)与最暗时(黑色)的亮度比值,高的对比度意味着相对较高的亮度和呈现颜色的艳丽程度。
品质优异的液晶面板和优秀的背光源亮度,两者合理配合就能获得色彩饱满、明亮清晰的画面。目前大多数桌上型LCD亮度介于250~300cd/m2之间,再高的可达到350cd/m2或者500cd/m2。而对比度多为300:1~600:1。 而由于液晶面板的透光率极低,要使液晶电视的亮度达到还原画面的水平。背光灯的亮度至少到达到6000cd/m2。
★观看视角 目前市面主流液晶电视的观看视角普遍都已超过170度,虽然还是不如CRT电视,但已经基本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了,观者在不是太偏的位置都可以正常观看了。当然,观看视角这一指标还是越大越好。
★响应时间 由于成像原理的限制,液晶电视的显示响应速度偏慢,体现到图像上就容易出现运动图像的残影和拖尾,这对于以动态图像为主的影视节目是很不利的,这一指标当然是越小越好。经过各主要液晶屏生产企业的努力,目前大部分的电视用液晶屏都做到了16ms左右的响应速度,对于电视节目的欣赏已经基本不构成问题了。5、响应时间
所谓响应时间是指: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将响应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上升时间(Rise Time)和下降时间(Fall Time),而用于描述响应时间时,则以二者之和为准。
响应时间带来的拖影
从早期的25ms到刚刚推出的8ms,响应时间在被不断的缩短,液晶产品不适合娱乐的陈旧观念正在受到巨大挑战。
实际上,我们上面所说的8ms响应时间是针对全黑和全白画面之间切换,由于这种情况下切换所需的驱动电压比较高,所以切换速度最快,可以达到8ms,甚至更短。
而实际应用中大多数情况都是灰阶画面的切换(其实质是液晶不完全扭转,也不完全透光),所需的驱动电压会比较低,故切换速度相对较慢。
数据表明:响应时间30毫秒,每秒钟电视可显示33帧画面,足已满足DVD播放的需要。
响应时间为25毫秒,每秒钟电视能够显示40帧画面,完全满足DVD播放以及绝大部分电影或者游戏的需要。
实际试看中,人眼还是有可察觉的拖影!!!
★色彩 液晶能够表现的色域不如显像管宽,所以如果从真实表现物体色彩的角度来比较,液晶电视是比不上显像管电视的。在购买液晶电视时,选择有更多色彩调整功能的机型有利于自己调整出更接近自然色彩的图像。10、色彩数量
色彩数就是屏幕可显示颜色数的总和。对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来说,256种颜色要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即2的8次方,因此我们也把256色图形叫做8位图;如果每个像素的颜色用16位二进制数表示,我们就叫它16位图,它可以表达2的16次方即65536种颜色;还有24位彩色图,可以表达16,777,216种颜色。目前一般液晶电视一般只支持24位真彩色。
6、亮度
亮度是指画面的明亮程度,单位是cd/m2或称nits。目前提高亮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高LCD面板的光通过率;另一种就是增加背灯源的亮度。
亮度过低不利于清晰的表现出视频画面,对于一些昏暗的场景就更无能为力了。此外,屏幕的亮度均匀性也非常重要,但在液晶电视产品规格说明书里通常不做标注。亮度均匀与否,和背光源与反光镜的数量与配置方式息息相关,品质较佳的电视,画面亮度均匀,无明显的亮区。这一点,在将画面切换到黑屏状态下,更容易捕捉到亮度不均匀的情况。
如果屏幕亮度不够,将不利于画面细节的表现(此图为示意图)
现在在LCD亮度的技术研究方面,NEC已经研发出500cd/m2的彩色TFT液晶显示屏模块;松下也开发出称为AI(Adaptive Brightness Intonsifier)技术,做成专用IC,可以有效地将亮度提高达350~400cd/m2,已经接近CRT电视水准。 (注意,只是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