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也来ZT [复制链接]

查看: 12861|回复: 60
51#

房价太贵了。
TOP
52#

严控虚报房价超出询价价格10%不予受理发布
二手房网上挂牌将设最高限价

------------------------------------------
  □记者丁利民
  晨报讯二手房网上挂牌售房,将受到最高限价的约束。记者昨天从市房地产交易中心获悉,为了规避无效的房源信息,抵制误导市场的房价信息,全市的二手房网上交易服务受理处将设定挂牌最高限价,超出范围的房源信息将不予受理。
  从2月18日至3月16日,二手房网上交易服务平台共接受市民挂牌的房源6788套,日均挂牌量达到261套。但在受理过程中,一些房源的挂牌价明显偏离市场行情,影响了市场信息的真实性,也容易对购房者造成误导。
  据市房地产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经过调整,交易中心将分区域公布二手房成交信息,为交易双方提供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市民在申请房源挂牌时,受理处也将依据最新的市场成交价格,对其房源给出挂牌参考价(即询价价格);为了防止异常价格信息上网,受理处设定挂牌的最高限价,如果市民申请挂牌价超过询价价格的10%,交易中心就不受理信息发布。同时在外网也设定最高可修改限价,以防止售房人任意修改抬高房价。
  在规范二手房挂牌价格的同时,从今天起,平台13家房产中介机构的54位经纪人还将为出售人免费提供经纪服务,活动持续3个月。
TOP
53#

古北房产炒客:一年间 个人资产暴翻100倍

http://www.soufun.com 房地产门户-搜房 2005-03-14 11:32:00.0  

地产资讯播报:http://news.sh.soufun.com  


记者近日在古北一家中介公司里偶然遇见了刘洋女士,攀谈之中了解到这个平凡女人投资房产所获得的100倍回报。

04年2月首套房子入手,个人资产仅1.5万

04年是上海房地产迅速成长的一年,来自江西的刘洋女士本来打算买车自用,“虽然我当时很想拥有一辆自己的私人汽车,但是汽车毕竟是一次性投入的消费品,以后还要面临不断贬值的命运。”刘洋女士说到“那时侯,很偶然的机会我到古北走了一圈,发现古北不仅是富人聚居区,而且还吸引了很多外籍人士来短期或长期居住,虽然当时当地的房价已经相当高了,但是我觉得还是很有投资潜力,不仅仅是看好古北房价的升值潜力,对租金回报也十分有信心。”于是2004年2月,她拿出自己当时所有的积蓄,人民币1.5万元,同时还几经周折,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16.5万元,买下了位于上城内的一套52.93平方米,总价90万的一房,不到两天的时间,刘洋女士就顺利地以8000元/月的租金,出租给了一位日本人。

46天赚20万,4个月再赚36万

尝到甜头的刘洋女士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就在购入上城一房不到46天后,她就以110万,整整高出当时价格20万的价格将其卖出,同时迅速购入她心仪以久的一套位于四季金城的114平方米两房,当时刘洋女士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就倾其所有,首付53万,贷款122万,以175万的总价购入这套房子,由于事先已经联系好了承租的客户,在购入当日,她就以1600美元/月的租金价格出租,四个月后,她以210万的价格卖出了这套房子。就这样,加上四个月的1.2万元的房租,刘洋共获得36.2万的回报。

再买第三房挂牌260万引发抢购

04年12月,刘洋女士以182万的总价购入一套位于黄金豪园的两房毛坯,这次她首付55万,又是将自己全部的家当投入其中。“现在我还是看好古北的房价,投资这套房子,我不再是追求颇为丰厚的租金回报了,我看重的还是古北楼市未来的快速发展。”刘洋女士这样跟记者说到“目前这套房子在这家中介公司挂牌260万,已经有很多人来看房子了,春节后古北这里房价涨幅相当大,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急着就这样抛出去。”末了,记者问刘洋女士,投资古北楼市这一年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她笑着对记者说:“太神奇了,感觉就象做梦一样。”如果这套成交,刘女士将赢利78万。如果再等待一些时日抛出,从1.5万变150万也完全没有了悬念

其实是18W变150W.........................
也算一牛人啊
怪不得有人炒呢
TOP
54#

现在的房价都是变态的,我们坚持不买,看他怎么涨呀!
TOP
55#

我也顶住家里和GF的压力!
TOP
56#

全国37大城市房价排行榜 温州第一上海第二(图)
焦点上海房地产网 sh.focus.cn 2005年03月25日09:08 个人理财

今日推荐
业内论坛
业主论坛
  楼市风险真的来了吗?  遭遇政策十面埋伏 上海楼市何去何从? 更多>>
追杀最后的炒房者!   上海楼市的政策研讨班 更多>>  
纯属调侃:为什么上海房价不会跌?   上海,我的奋斗岁月 更多>>  

  编者按:哪个城市房价泡沫太大,必须理性回避?哪里买楼物有所值,必须果断下手?哪里房产正在迅速后来居上,必将给买房者带来厚利?哪里房价还将原地踏步,大可不必着急?
  《个人理财》杂志在经过大量调查和分析之后,对全国最具影响力的37大城市和40余座中小城市的房价状况做出全面评价,力图为买房者和炒房者提供一个有力的全景式指引。


  谁是“炒房城市”新先锋


  时下,我国房产市场正面临着继1993年海南、北海房产泡沫破灭之后的最大变局。


  2005年1月,太原商品房价格掉头之下,降幅高达25.63%。


  2004年,青岛市内四区商品房总成交面积比2003年狂降26%。


  自2004年10月至今,温州的房产交易量已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12月新房交易量比11月下降53%,二手房也下降32%。


  厦门的房价也开始在2004年“打摆子”,其中,10月份比9月份均价跌了近900元。


  与此同时,大批对本地房价高位失去信心的上海炒房客开始挺进武汉、南昌、重庆等中西部城市,谋求更稳健的投资收益;炒房热开始波及中小城市,2004年,胶东半岛的胶南市房价狂涨37%,江苏盐城房价狂涨31%,淮安涨幅达到30%,河北保定上涨25%,粤西的湛江也猛涨19%。


  种种迹象表明,上海、杭州、青岛、厦门等一批“老牌炒房城市”的房价在多年高速上涨后,已经把增值潜力透支殆尽,无房者“望房兴叹”,炒房者纷纷转移。这些“老牌炒房城市”的光环已经不再那么耀眼。


  江山有更替,往来成古今。那么,谁正在成为新一轮的房价升值先锋?


  37大城市,哪里房价泡沫最大


  谁正在成为新一轮的房价升值先锋?先让我们看看这个命题的反命题:哪个城市的房价泡沫最大?


  据《个人理财》杂志调查,2005年2月,我国最具有影响力的37大城市市区每平方米商品房平均房价从高到低依次如下——


  37大城市平均房价及人均收入排行榜





  37大城市房价泡沫排行榜 温州上海杭州居前三


  37大城市中,房价悬殊很大,但人均收入水平悬殊也很大。那么,哪个城市的房价泡沫最大?


  以上海的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为例,该市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83元,3口之家的可支配收入为50049元,再按照目前我国居民43%的消费率计算,则该三口之家的平均年节余(年收入的57%)为28528元,目前,上海平均商品房房价(外环内)为8627元,而一个普通的两居室房价(按70平方米计算)为603890元。也就是说,上海的一个普通三口之间要买一套70平米的住房,按照现在的收入、房价水平,平均需要21.17年。


  21.17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不过,上海的市民买房还不是最需要耐心的,最需要耐心的是温州市民,他们需要21.43年。


  温州——泡沫破灭的第一个针眼


  眼下,温州马鞍池盛兴大厦一套150平方的房子,售价近150万元,但月租金只有2300元左右,年投资收益率只有1.84%,不仅大大低于工商界公认的8%以上的平均经营收益率,还低于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2.25%的利率。


  按照国际惯例,在一个成熟和理性的市场中,房价一般是月租金的100-200倍;一旦超出这个标准,两者会相应做出调整。而这套房子的房价是月租金的652倍!  


  抛开资金的折现因素,投资者就要花超过54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投资,已接近房产产权的70年有效期限。


  精明的温州人这下终于意识到房价泡沫的严重性。从2004年10月以来,温州的房产交易量已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2004年12月新房交易量比11月下降53%,二手房也下降32%。甚至有些炒房人士惊呼:这两个月基本上交易都停滞了!这让人不禁猜想:温州是否会成为当前我国房产泡沫破灭的第一个针眼?


  据本刊调查,我国37大城市中,目前房价租金比一般在230-290倍,在200倍以下的基本没有,而北京等热点城市则超过300倍,上海的房价租金比为360倍左右,而杭州则更高达470倍左右,温州则在500倍以上。


  南京——20%炒房族离场


  关于上海、杭州地产泡沫的报道已经连篇累牍,不用多说,他们位列“泡沫榜”第2、3名,并不出乎大家的意料。而作为第4名的南京,房产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2005年2月,南京(江南8区)的商品房平均售价已经高到4960元,在1月的一次调查中,认为南京的房价合理的受调查者为0%。2004年底,南京的投资性购房比例为22.3%,而2003年底为27.6%,下降20%,可见,20%左右炒房族的信心已被越来越高的房价瓦解,怯场而去。


  2004年,南京二手房交易量占楼市总成交量的60%,预计今年将上升到70%。但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南京二手房市场不断出现交易量萎缩、买房人持币观望气氛与日俱增。


  对于2005年南京的房价,曾经精准地预测到2004年南京真实房价涨幅为15%的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高波,最近铁口直断:2005年,南京房价将出现小幅波动!二手房价必跌!


  青岛——房产泡沫直追沪杭


  高居“泡沫榜”第5名的青岛,其房产泡沫开始于1999年,至今已经有6年。尤其是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后,青岛作为2008年奥运会惟一的伙伴城市,受这一重大利好的刺激,全市房价大幅上扬。


  青岛的房价与广州基本处在同一水平,但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是广州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一半左右;在青岛市市南区和崂山区沿海一线,不少楼盘价格超过10000元/平方米大关,房价与上海都有得一比,但是从经发展的水平看同上海还是有较大差距。有人把青岛房价的高昂归罪于外地人的炒作,其实,在青岛所有购房者中,外地人的比例仅占11%。


  因此,目前青岛的房产风险要比广州高出许多,直追上海和杭州。2004年,青岛市内四区商品房交易套数,比2003年下降22%;总成交面积下降26%,是个值得注意的危险信号。



  (说明:《个人理财》杂志2005年第2期刊出《25大城市,哪里买房最合算》一文后,得到大批读者的关注,并在门户网站、各大报纸、电视、杂志广为转载。有些读者认为本刊刊登的一些城市2004年平均房价显得偏低,这主要是房价被郊区房价匀低的结果。本刊此次发布的2005年2月37大城市的平均房价数据,以市区为重点统计对象。)

[upload=jpg]Upload/20053251139624152.jpg[/upload]
TOP
57#

房价高 没人认错 难道错在百姓?(图)

http://finance.qq.com 2005年03月28日08:36 新华网    


 

  从记者近日了解的情况来看,房贷新政的出台,并没能抵挡京城购房者的热情。


  房展会火爆异常


  3月24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军事博物馆,老远就看到门口排着一条长龙———都是来看房展的。虽然不是双休日,展厅里人气却特别旺,当天入场参观的房产消费者达到了3.4万人次。


  就在一周前的3月17日,央行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以5年期以上个人住房贷款为例,其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6.12%的0.9倍(约5.51%),比现行优惠利率5.31%高0.20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


  不过,房展会上气氛热烈,摩肩接踵,丝毫感受不到房贷新政吹来的冷风。


  记者在一个展台看到,两个20多岁的小伙子在看马连道的一个均价7300元的楼盘,他们告诉记者,买房子都是为了结婚用,但是不会贷款。“如果不加息,还会考虑贷款,可是现在利息太高了,而且可能还要加息,太不划算了,只好向老爸老妈求援了。”


  记者发现,像这样打消了贷款念头的人不在少数,一位中年男子说:“我买房子,可以贷款也可以不贷款,可是现在半年之内就加了两次息,往后可能还要加,我干吗要给银行打工呢?”


  展厅的二层是二手房展示区,这里的人并不比一层少,不少人在展板前认真地抄写。在“链家”公司参展的尾盘销售中心,短短两个小时内签订看房确认书的人数就达到


  200多人。该公司人士分析说,空置房的需求比过去旺盛了,一是因为交易信息比过去顺畅了,另外就是因为半年间央行两次上调利率,从侧面推动了价格更具优势(相当于一手期房的价格)的空置房的市场消化进度。


房价高 没人认错 难道错在百姓?(图)

http://finance.qq.com 2005年03月28日08:36 新华网    


  某中介公司的一位顾问忙里偷闲地和记者聊了几句,“现在北京的二手房市场简直就是朝着上海的架势走”。这话让人有些惊讶,要知道,北京的二手房市场活跃度一直远远不如上海。这位顾问对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充满信心,“现在不断加息,买新房成本多高啊,所以很多人开始关注二手房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加息政策对于有实际居住要求的房屋消费者影响十分有限,如果说其对自住者有影响,那么更多的影响应该是人们对于需求房屋的总价、区域、以及何种房屋(一手商品房、空置房、二手房)的重新选择。


  售楼处热闹依旧


  从拥挤的房展会出来,记者又去了京城几处楼盘。在西大望路的乐成国际,一位售楼先生一听记者要看两居室便说:“上午刚刚开了两栋楼的部分单元,来了将近200人,其中有150人在抢30套两居室。”而这些精装修的两居室每套基本上都在100万元以上。


  一位看房的先生和记者聊天时说,每平方米8000元钱以上的高档楼盘,买的人都有相当的实力,或者不需要贷款,即使贷款也不会在乎每个月多支出区区几十块钱,“他们贷款不是没钱,而是把钱拿去做生意,搞别的投资。”


  同在CBD商圈的风度柏林是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的毛坯房,有三个楼是三月初开盘的,记者想看的两居室同样只有寥寥几套。闲聊中,售楼小姐告诉记者,“这个月我的业绩不错,10个客户差不多都签了,有两个前一阵子听说要加息,还打电话过来问有什么影响,结果没过两天,都过来签协议了。”她还告诉记者,这10个客户中有2位是买来投资的。


  京城高档别墅项目龙城花园的销售总监狄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的客户不同于普通楼盘,都不是第一次置业,但没有人因为利息压力大而不买了,只是有些本来打算贷款的客户改了主意,改为全额付款,或是分几次付款。


  采访中,一些楼盘的销售人员表示,公司还会按原计划在一两个月后每平方米加价一两百元。


  谁在和央行博弈


  新浪网的调查显示,60.21%的网友认为购房难度增大后房价不会跌,81.63%的网友认为央行调整利率影响最大的是普通买房人。

房价高 没人认错 难道错在百姓?(图)

http://finance.qq.com 2005年03月28日08:36 新华网    


  采访中,一位姓张的先生这样说:“不管是去年10月还是这次加息,作用都微乎其微,政府想要抑制房地产过热,结果呢,有实力的人根本无所谓。”更有人反问记者:“房贷利率提得这么高,不是为富人大开方便之门吗?”


  房贷新政的大棒真的抡向了想买房的普通百姓吗?针对这样的疑问,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解释说,央行调整的主要对象不是买房的普通老百姓,购房者短期会增加利息支出,但是如果金融政策和其他各方面政策配套能够抑制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的势头,就保证了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不过,央行的一片苦心能否浇灭楼市虚火还是未知数。从2003年的121号文件到去年10月的加息来看,似乎都没能踩住楼市刹车。


  此次房贷新政一出,地产商的反应和去年加息后一样,认为加息影响十分有限,房价还将继续上涨。更有传言称,房价猛涨是由于国家对土地实行了严管的政策,房地产用地供应不足,“地荒”使得老百姓对未来房地产的预期价格看涨。


  “地荒论”显然激怒了政府部门。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出面给予强烈驳斥,指出全国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公司购置的土地面积都没有减少。就北京市来说,2004年经营性项目土地使用权入市交易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2%;成交土地总面积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3%,北京市仍有约5900万平方米的存量房地产土地有待盘活,根本不存在“地荒”。有人计算,5900万平方米土地可以盖40万套房子,可以满足120万人的住房需求,也就是说,近1/10的北京居民可以住进去。


  显然,开发商是在用“地荒论”为高房价找借口,利用政府的措施制造恐慌气氛,让消费者赶快买房,那意思是———你看看,央行还要加息,财政部还要征税,房价只能越来越高!想买房的还是赶紧买吧!


  把前前后后的消息放在一起,很有意思。先是央行取消房贷优惠政策,然后财政部表示要推出房地产税,现在国土资源部也站出来说话,表示房价高不是自己的错,言外之意,是房地产开发商在囤积土地,抬高房价。有评论人士这样说:“现在到了清算的时候了,房价到底为什么高?要捅破这层窗户纸。”


  去年4月,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谈到宏观调控时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和中央政府及央行博弈,否则如果激化矛盾,将会有更为严厉的政策出台。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否也面临这样的关头?
TOP
58#

房产价格问题正在滑向政治

http://finance.qq.com 2005年03月30日07:27 人民网    梁剑兵
  从去年到今年,民间对于房屋价格暴涨的网络议论和批评趋向白热化,大有从市场经济领域转移到政治领域的苗头。那么,是否中国人中的网民就喜欢随便上纲上线、拿着鸡毛当令箭呢?窃以为非也!房价问题政治化趋势的出现,不是一种简单的社会牢骚,乃是社会矛盾积聚后的一种客观反映,这种现象本身具有值得深思和警惕的内在原因——人民对于房地产价格虚高以及狂涨所造成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形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肯德基拒绝谈赔偿  张海抽逃资金揭密


  

上证指数创六年来新低 银行大案震惊监管层
  

水电油价是否上调6月定 重点食品检测结果公布
谁把百姓绑上高房价战车 工资为啥让人流泪又流血
财富测试:你的金钱欲望  房贷新政是打击穷人?



  具体地分析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归根结底,对于房价牢骚满腹的人群,总是房价虚高的受害者,因为利益决定立场,立场决定大脑,大脑决定言行——不平则鸣,那是一定的!


  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房价虚高的受害者首当其冲的是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不超过五年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高文化群体。他们要结婚,需要房子,但是他们不可能象农民一样有个土房子和一张双人床就可以做夫妻,他们有着比农民和一般城市居民高的多的物质文明追求,他们想住在舒适宽大的房子里,这是合理的。但是,他们没有那么多买房子的钱,连首付款往往都要依靠父母的资助,他们其实都不忍心再盘剥父母那点有限的养老费。这样一来,他们正陷入在无法成家和无法安居乐业的严重的苦恼之中。


  第二位受害者是被拆迁的城市居民。根据大连市领导的讲话,去年,大连市总共拆迁了大概五万户居民。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大概有70%以上的被拆迁户拿到的拆迁补偿费只有十几万元,最多不超过二十万元,这些人在去年就因为感觉当时的房屋价格过高而等待房屋价格下降,现在他们不但没有等到价格下降,反而看到房屋的价格疯狂地甚至是癫狂地上涨--大连万达公司投入巨额广告费连续在电视台广告发布房屋价格上涨消息,就是一种近似神志错乱的疯狂举止;至于那个大连天伦大傻楼上的地产商,更是直接象白痴一般地在几乎一夜之间把自己的几间奇形怪状的房屋价格提高了1000元;还有那个所谓的新星绿城,那个连一辆公交车的影子都找不到的荒蛮之地,房展第一天的最高价格还是3000元,第二天就涨到3250元,当我们大家都是250啊--去年的被拆迁户手里的那点可怜的拆迁费,眼看只能到金州或者金石滩才可以买房了。住在离市区好几十公里的地方,却在市区上班和上学,八点上班上学,五点就要出门,他们不急眼才怪。


  第三位受害者是想改善目前住房条件的居民,他们大多住在十年前的旧房子里,墙皮脱落、漏水、治安状况不好、肮脏凌乱……但是要想买房子,就意味着生活水平的下降,从中等小康一直退回到贫下中农的生活水平线上。


  这些群体,占据了我们城市居民的大多数群体。因此,当房屋的价格,超过了他们承受能力的时候,这些大多数人就有了利益受到威胁或者直接受害的切肤之痛。他们的不满,已经和正在从单纯的埋怨转移到了对于社会分配不公的抗议和呐喊了。


  “居者有其屋”的权利是一项基本权利,这种权利应该公平地让所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体平均地享有。如果我们的建筑工人辛辛苦苦改起来的房子,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物质需求而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甚至成为黑心的资本家进行原始积累的血腥道具和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摇钱树,那么,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认为这是一种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现象。


  面对房地产价格狂涨虚高所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我所呼吁的解决之道是:首先,对于买第一套商品房的百姓进行政府贴息贷款,最少贴两个百分点以刺激商品房的销售。其次,立即对买第二套商品房和转卖二手房的行为课以不低于卖价30%的房产税或者交易特别税,严厉打击和抑制房地产领域的投机倒把行为。唯此,方可从根本上解决房屋上体现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欢天喜地地买,让不那么需要房子的人再也不敢乱买房子!


  面对疯狂的房产资本家和疲软无力的政府调控,以及愤怒的市民,我正在无奈地看着房屋价格问题逐渐地滑向政治,但是,我衷心地期盼它最终不要演变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TOP
59#

[upload=jpg]Upload/20053309265929191.jpg[/upload]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昨发布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指引》 一年内转让不提供房贷转按揭

作者:王欣  日期:2005.03.29  版次:33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昨发布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指引》 一年内转让不提供房贷转按揭
    本报讯 (记者王欣)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昨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的指引》,这是上海银行界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精神,同时结合上海实际而采取的重要措施。目的是为了严格防范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促进上海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和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的通知》,银监局发布了《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本市各商业银行充分认识到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所蕴含的潜在风险,将严格执行央行和银监会的各项政策规定,并按照本市房地产“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调控原则和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统一的步骤,执行统一的操作标准,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有效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的《指引》指出,本市各商业银行将继续为市民购买自住普通商品房提供贷款服务。对贷款购买第一套自住普通商品房和配套商品房等经济适用房的,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的成数和利率按照央行《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和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的通知》规定执行。
    对同一借款人申请第二套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的,提高第二套贷款购房的首付款比例。对同一借款人申请第三套及以上贷款的,应予以严格控制,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并实行贷款利率上浮。
    对于通过贷款购买房屋,在房地产权证上记载的时间或房屋交接书上记载的时间起一年内转让的,商业银行不再提供个人住房贷款的转按揭服务。
    据了解,该《指引》由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16家中资商业银行会员共同签署并遵守。各商业银行保证将个人住房贷款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本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TOP
60#

泡沫又来了,都是操盘的政府在作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