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果然不出所料,ExAC的诞生为了逃避专利费,我看你怎么逃? [复制链接]

查看: 12567|回复: 85
11#

讨论正经内容了,没人感兴趣了?ExAC我看来看去,是用来替代AC3/DTS实现多声道压缩的.而ECD,就是用ExAC编码的CD.ExAC是有损压缩?技术人员来解释一下啊.目前我看来觉得ECD类似于DTS-CD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TOP
12#

EVD肯定有损啦,看容量就知道了.
压缩是对于软件面来说的.
如果放的是CD当然有损咯

厂商是否知道撒叫音频格式,我都怀疑ING
TOP
13#

1.如果说ECD类似于DTS-CD,但目前市场上还没EAC卖.
2.多声道方面EXAC就是解码的AC3/DTS,我很怀疑他的核心芯片其实就是AC3/DTS用的那些,只不过在后面做了一些谁都不知道的处理,就变成专利了.根本不是取代的概念,而是偷换概念.
3.2声道方面,大哥还记得HDCD解码出世的时候,说是普通CD机器播放HDCD也有好的改善.现在是倒过来用EXAC来放普通CD有好的改善.虽然我们大家真的不清楚EXAC到底是个撒东西,用个洋名又能如何?
TOP
14#

所以掌握标准就是为了盈利,标准的制定不是因为技术,而是一些部门勾结的结果.不从根本出发开发技术,早晚是要倒台的.可悲的急功近利的国内科研.有多少年没在音频视频上有拿的出手的东西了????????
TOP
15#

EVD记事    


  1999年10月, 国家经贸委下发国经贸技术[1999]955号文件,批准国内若干骨干企业和研究单位共同组建 “中国数字光盘技术联合体”实施“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技术开发”专项。

  2000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了中国数字光盘技术联合体的实体化企业——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数字光盘技术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均成为公司股东。

  2000年4月,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AVMSC[2000]05号文件,批准成立了以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为组长单位的“新一代数字光盘系列标准项目工作组”,负责编写和制定电子行业标准《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技术规范》。

  2000年5月,标准工作组开会确定了整个标准编写的原则和所采用的技术原型。

  2000年9月,“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VD®)技术规范”完成初稿。

  2001年1月,北京阜国技术有限公司完成最初的计算机仿真验证。

  2001年7月,北京阜国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EVD®数字视盘制作系统”,并由广州影人音像公司和佛山光盘厂使用“EVD®数字视盘制作系统”成功地进行了EVD®光盘的小批量(100张)生产验证。

  2001年7月16日,标准工作组召开审定会,通过了标准草案。

  2001年8月,委托上海奇普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设计制造的两台EVD®原理验证样机完成,实现了高清晰度(1920×1080i,16:9)和普通清晰度(720×576p,4:3)EVD®盘片的播放,实现了对DVD盘片的兼容播放

  2001年12月,上海广电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EVD®产品化样机。

  2001年12月30日,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和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定:“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VD®)与超级VCD和DVD系统相比技术优势明显,填补了国内高清晰度节目光盘存储播放方面的空白,在国内属于开创性成果。

  2002年7月15日,在钓鱼台召开了《EVD®技术体系和产品展示》新闻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

  2003年3月,北京阜国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LSI Logic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北京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发EVD®专用芯片及参考设计。

  2003年7月,产业化样机完成,交付客户。
TOP
16#

ExAC究竟是有损压缩,还是无损压缩?从目前我读到的信息,(上面和其他地方的信息),ExAC是有损压缩,但我完全可能是错的.这里厂商方的选手也很多.来说说吧.
TOP
17#

我觉得EXAC如果能够提高信息量,无论是什么压缩,都是好事。问题是音频DAC和音频模拟输出部分,拿Krell SACD Standard的旗舰转盘播放SACD应该效果不错吧,假如把它的数字输出接入500块的电脑声卡,出来的声音还会好吗?

新科8700的音频DAC和音频模拟输出部分的素质就是最普通DVD的水平,不可能有任何奇迹发生。

争来争去,还是JSMR魔戒的效果问题!如果当天不是拿EVD做演示,而是普通的DVD,那么这两天168的服务器也不会累得快转不动了。
TOP
18#

国际音频编码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运动图象专家组(MPEG)已经推出了几种音频编码技术。其中MPEG-1(ISO/IEC 11172-3)按照编码复杂度分三层编码机制,支持采样率为32、44.1和48KHz的单声道(mono)及双声道(stereo或Dual mono)编码。第3层(MP3)在对双声道立体声编码时, 在128Kbit/s对绝大多数音乐编码可达到接近CD的音质效果,成为网络音乐和便携电子设备的首选标准。MPEG-2 BC(ISO/IEC 13818-3)则是对MPEG-1的向后兼容多声道扩展方案,并增加了一个“低频效果”声道从而提升至5.1个声道编码,且支持16、22.5和24KHz采样音频信号编码。标志MPEG的最高技术水平的MPEG-2 Advanced Audio Coding(ISO/IEC 13818-7 AAC)在采样率为8~96KHz下提供了1~48个声道可选范围的高质量音频编码。它适用于从比特率在8kbit/s单声道的电话音质到160kbit/s多声道高质量音频编码。用AAC对单声道音频编码,在64Kbit/s下对绝大多数音乐编码可达到接近CD的音质效果。因此和MP3的单声道96Kbit/s相比,编码效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被认为是下一代音频编码标准。

  在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编码方面,美国杜比实验室的AC-3 提供对32、44.1和48KHz采样,从单声道到5.1环绕立体声的音频信号的编码,并支持码率范围从32kbit/s的单声道码流到640kbit/s的多声道高质量音频码流。目前,Dolby AC-3已经凭借其良好的声场和声像重现能力,赢得了电影、家庭影院、DVD和数字电视伴音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其他优秀的音频编码技术,如索尼的ATARC、贝尔实验室的PAC和微软的WMA等,都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目前,从国际数字音频应用的发展来看,数字音频编码技术已经在互联网、广播、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和数字影视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3G技术的兴起,正在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因此,新一代的数字音频编码技术在传输的可靠性、对带宽的要求和版权的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2.国内音频编码技术现状

  中国在数字音频编码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已经开展数字音频编码技术研究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等,还没获得较成熟和完整的成果。

3.阜国音频编码技术

  阜国的音频压缩技术始于公司成立之初(2000年3月),并作为“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VD®”项目中的子课题,经过了起步、发展和成熟几个阶段,目前已经申请了近二十项核心专利技术。这些专利已经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音频编码技术方案EAC,在2001年7月江苏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组织的主观音质评价实验中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的评价。

  目前,EAC编码技术可以提供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5.1环绕立体声、多采样率和多码率下的编解码方案,编码效率进一步提高,并已经成为EVD®规范的音频编码技术标准。

  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特别是在极低码率下的音频质量,在自主研发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和国外掌握最先进音频编码技术企业的技术合作。经过长期的技术合作,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将和拥有世界最先进水平带宽扩展技术的瑞典-德国Coding Technologies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并推广EAC Plus技术。EAC Plus技术将在EAC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国的音频编码技术水平,使中国音频编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参与AVS标准化工作的情况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从事音频编码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阜国公司音频实验室积极组织、参与和配合AVS的音频编码标准化工作。在AVS技术提案征集过程中,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两项技术提案,分别是“基于时域信号处理和多分辨率滤波的音频编码技术框架”以及基于EAC和高频耦合的环绕立体声编码技术EAC5,前者力争成为音频编码标准的框架基本组成部分,后者提供一种和AC-3竞争的环绕声编码解决方案。

5.EAC的技术特点

  我们知道,音频编码技术分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分类:有损和无损、波形和参数、窄带和宽带,以及恒定码率和变率等等。但是,音频编码所处理的信号类型可以简单的分成两类:缓变成分和瞬变成分。当然,从模型的角度可分成弦类成分、瞬变成分和噪声成分,由于我们目前集中于波形编码技术研究,故不做如此划分。可以说,所有的波形编码技术都在努力寻求在一种对缓变成分和瞬变成分都有尽可能高的效率的编码技术,同时保证可以接受的编码复杂度。问题的原因在于人耳对不同信号的听觉特性。虽然从理论上讲,人耳对信号的响应是非常复杂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但在编码的过程中,突出的体现为两个矛盾。对缓变成分,人耳响应的频率分辨率较高,而时间分辨率较低;对瞬变成分则表现为较低的频率分辨率和较高的时域分辨率;且这种特性随信号的不同而不同。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对应着较高的编码效率,但同时有较差的预回声抑制能力;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则有较好的预回声抑制能力,但编码效率较低。

  EAC在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一直在努力通过一种更自然的处理方式,来处理/编码各种音频信号,这是EAC设计的基本技术路线。并具体表现在EAC一直遵循了多分辨率的分析机制,努力追求在一个统一的滤波框架中更高效的编码各种类型的音频信号。
http://www.davworld.net/hxjs/yp/ypjs.htm
TOP
19#

只是在想国人坑国人的游戏撒时候会是个尽头.
TOP
20#

03122000.2 一种滤波参数矢量量化和结合量化模型预测的音频编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的方法,主要是滤波参数矢量量化和结合量化模型预测的音频信号编码方法。它用来解决音频信号编码中预回声问题,同时又能做到有效的降低码率和控制噪声的目的。在本发明中,音频信号经滤波器后得到滤波参数,对滤波参数进行预测分析,求出预测模型的参数,对它们用矢量量化方法进行参数化处理,这相当于在传统的感知编码器滤波器模块和量化模块之间增加了一个新的模块。

03148514.6 用于感知音频编/解码的低延时、自适应的多分辨率滤波器组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中数据压缩及信号处理用滤波器组,更详细地说,它用于音频信号的解相关,从而提供一个消解冗余度的方法和装置。除此之外,基于心理声学模型,本发明还可用于分离音频信号具有不同重要性的信号分量。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余弦调制滤波技术可以构造多种不同时频划分的滤波器组结构,并且,该滤波器组结构可以实时的、信号自适应的切换,从而可以在音频编码过程中更有效的消除信号的统计冗余和听觉无关成分,在降低编码延迟的同时,取得了很高的编码效率。

03148515.4 用于感知音频编码的信号自适应多分辨率滤波器组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中数据压缩及信号处理用滤波,更详细地说,它用于音频信号的解相关,从而提供一个消解冗余度的方法或装置。除此之外,基于心理声学模型,本发明还可用于分离具有不同重要性的信号分量。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余弦调制滤波或MDCT技术可以构造多种不同时频划分的滤波器组结构,并且,该滤波器组结构可以信号自适应的切换,从而可以在音频编码过程中更有效的消除信号的统计冗余和听觉无关成分,取得了很高的编码效率。  

03146213.8 一种基于极小化全局噪声掩蔽比准则和熵编码的量化的音频编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小化全局噪声掩蔽比准则和熵编码量化的音频编码方法,是对输入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和量化的处理方法,在本发明中,时域音频信号被分成一定长度的帧;每一帧时域信号通过时频变换后被变换成为频域系数;每一帧的频域系数被划分成不同的频率子带;同时,时域信号通过心理声学模型分析得到各个频域子带的噪声掩蔽阈值;在各个子带噪声掩蔽阈值的控制下,可用比特数被分配给频域系数的各个子带,比特分配时遵循最小化全局噪声掩蔽比的准则,在量化和比特分配的过程中,我们对量化系数实行了熵编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效率。

专利的概况
基本EAC是从这些里来的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