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新认识音乐丝带圆形喇叭线 [复制链接]

查看: 12981|回复: 84
61#

dragonboy 在 2006-2-28 10:56:12 发表的内容
一些3/5的箱子,300B的蛋机,听起来很美,设计师们就是要表现这样的感觉,而不是去追求还原现场。这样的器材很好。而单拿超奥高文也是很了不起的东西。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能让人感受到美的力量


300B的蛋机,好多家都做,单拿超奥高文,且不论这3个牌子不是一个层次的,就拿每一个牌子单独来说,都后不同价格的产品,怎么具体区分?

美声是由很多指标组成的,密度也是其中一个,只知感性美不美固然有耳力,能分辨每个指标才更有心力

LS3/5A是很美,丹拿C1也很美,当然你可以说他们只是风格不同,但他们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吗?
TOP
62#

只掌握机电或电子工程的理论是做不好音响的,他们都认为我们是疯子。我们公司的通讯电缆设计专家就绝对不相信达到一定层次后(如果以前用的是铁线,后来换成镀银的,他认可有很大改变的)换线如换机,更不相信1万元一米的的纯银线和他做的10-20元一米的镀银线在信号传输上会有多大区别(可是有理论依据和测试数据的啊)。
TOP
63#

jeff 在 2006-2-28 9:15:14 发表的内容
scfan 在 2006-2-28 9:12:16 发表的内容
dragonboy 在 2006-2-28 8:42:24 发表的内容
声音是越密越好吗?恐怕还是要看整体的表现吧


密度是级别,但是不是鉴定的唯一标准。打个比方,密度好比年级,一般的比较都是同年级来比的,这里年级(密度)就不是比较因素了,而是比德智体等等其他因素。但是不到年级(密度),怎么比?


呵呵,说得比较累。。



看着更累,呵呵
TOP
64#

丝带顶级喇叭线需要大功率甲类功放推动
TOP
65#

各位都在用TYR线,小弟也准备上TYR,但担心TYR声音过于清淡,中频缺少韵味,详见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93771&ftdate=20060226&nTypeId=10

请各位给点意见,我用TYR是否合适。
TOP
66#

同意许兄的观点,器材有一定素质后,是否是自己喜欢的风格是最重要的。不同的喜好会有不同的搭配,比如单拿,论素质水平的确很高,但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所以从未对其动心。
TOP
67#

对于一个高水平的发烧友来说,能分辨每个指标是应该的,或者说必须的。但能够认知感性美才是音乐欣赏的核心吧
另外不要咬字眼,讨论不是辩论。明白对方的意思就可以了,一定要分个见识的高下吗?
最后编辑dragonboy
TOP
68#

dragonboy 在 2006-2-27 19:04:44 发表的内容
会不会是因为音乐丝带的速度比AN的线快,相对来说声音的密度就要低一些了?
从人的听感来说,速度慢一点就会感觉密度提高了。
AN没听过,从网上的评价来看应该是走味道路线的东西,速度应该不如丝带吧?丝带的线是电光石火般的速度,就我所知无出其右


密度是器材高低级别的标签,和速度无关,器材越高级,密度越高,速度却可能是慢如老牛,也可能是快如闪电。。。

AN绝对不是味道类的,昨晚听了它家的电源线,音乐味道先不谈,仅仅是HiFi性而言,表现非常之好,整个系统(LindemannSACD,Pass三件套前级X0.2,2个X250单声道后级,Kharma三分频落地Ceramique1)密度高得惊人,弦乐群出现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宽松的逼人感,但是原来用在前级上的German PhysiksThe Pion N 3 ZF电源线显得细节不足,解析不够,速度过慢,换上了AN的KSL-ACz电源线,马上像拨开了一层面纱,细节清晰可见,速度加快,节奏感、音乐感非常之好,同时密度更大幅加强,质感更佳。。。

当然,好的AN线指的是日本的Kondo Audio Note,而不是英国那家。。。
TOP
69#

dragonboy 在 2006-2-28 12:16:42 发表的内容
对于一个高水平的发烧友来说,能分辨每个指标是应该的,或者说必须的。但能够认知感性美才是音乐欣赏的核心吧
另外不要咬字眼,讨论不是辩论。明白对方的意思就可以了,一定要分个见识的高下吗?






呵呵,大家讨论很热烈啊,,线材确实还没有听过万能的。xlo签名版(比参考高一个档次)我也拿过和vahalla  对比过,中频质感密度确实优于丝带vahalla 。 尤其低频下潜和控制可谓出色.但是它一样有缺点,就是高频在vahalla面前立显暗淡无光,而且还有点干涩.差距非常大.而且流畅度已经很好的xlo在丝带面前也逊一筹。天价的audio  note  和丝带比,低频也好不到那里去,,在大系统上面分分钟也会出一塌糊涂的低频。AQ铜线老大火山岩大部分时候可以把书架箱的声音推出饱满宽松的中低频,有落地箱的感觉,但是对于天朗土贝丽来讲,却不合适。但是他们都是好线,我们搭配线材很多时候是在用它的优点,有时候也用它的缺点来达到目的。 所以各有各精彩,多搭配,多试听。自然慢慢就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了。而这个时候,,声音是否真实,密度如何,动态如何,别人评价如何都是不是很重要了。除非你的系统是买来给别人听的。
最后编辑38度5
TOP
70#

38度5 在 2006-2-28 12:49:10 发表的内容
[呵呵,大家讨论很热烈啊,,线材确实还没有听过万能的。xlo签名版(比参考高一个档次)我也拿过和vahalla  对比过,中频质感密度确实优于丝带vahalla 。 尤其低频下潜和控制可谓出色.但是它一样有缺点,就是高频在vahalla面前立显暗淡无光,而且还有点干涩.差距非常大.而且流畅度已经很好的xlo在丝带面前也逊一筹。天价的audio  note  和丝带比,低频也好不到那里去,,在大系统上面分分钟也会出一塌糊涂的低频。AQ铜线老大火山岩大部分时候可以把书架箱的声音推出饱满宽松的中低频,有落地箱的感觉,但是对于天朗土贝丽来讲,却不合适。但是他们都是好线,我们搭配线材很多时候是在用它的优点,有时候也用它的缺点来达到目的。 所以各有各精彩,多搭配,多试听。自然慢慢就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了。而这个时候,,声音是否真实,密度如何,动态如何,别人评价如何都是不是很重要了。除非你的系统是买来给别人听的。

高度认同许兄的观点:线没有万能的,搭配重要。
最后编辑xinhuawang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