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8年,查普曼的代表作———“哥德堡Ι号”正式下水。船体长40.9米,包括牙樯在内的总长度是58.5米。水面高度47米,18面船帆共计1900平方米,可以载运400吨货物,堪称十八世纪的超级货船。虽然在瑞典东亚贸易公司的船队中,它不是第一艘,也不是最后一艘,但这个登峰造极之作却是瑞典东亚贸易公司的骄傲。
第二年“哥德堡Ι号”就开始了它的处女航———驶向遥远的中国,并且先后顺利地完成了两次远洋航行,带回来大量的中国货物。
1743年,“哥德堡Ι号”又开始了它的第三次远航。像往常一样,它在西班牙卸下木材、金属等本国特产,换取当地的白银。离开西班牙之后,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用3个月的时间,直奔印尼的爪哇岛。
“哥德堡Ι号”的构造,在今天看来也还是相当科学的。多数桅杆设在船的后部,这使船帆能最大限度地借用尾翼风来获得动力。但这种船帆系统的弱点是无法根据风向变化来临时调整船帆。因此,气候和风向在远航中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整个航程中,水手们必须在不同的海域,充分利用特定的季候风让船只按照既定航线航行。因此,在大西洋航线中,“哥德堡Ι号”要借助强劲的亚速尔季候风一路向南,而在南极洲附近,则要借助贸易风和西风,到达印度洋之后,强劲的南风将会把船只送到印尼群岛。
从西班牙到印尼群岛,通常要经历3个月炼狱般的航行,其中绕过非洲好望角的一段航程,尤其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