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人居然要废除中医! [复制链接]

查看: 15628|回复: 102
31#

回到中西医问题上来,纯属个人意见,根据我所了解到的材料,我理解的中医体系是以“系统”和“自然”为基础的一套体系,研究“本”“元”“表”当然还有“火”“寒”“阴”“阳”等等,通过一些简练的汉字描述机体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和所处的状态,当然,这种特征是千百年来以经验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没有象神农那样再尝百草,所以,我们好像也没有了那么深的底气,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是无庸置疑的--对于同样的群体,通过千年病例的积累和表象而总结出来的实验结论本身就是科学的!只是很多地方我们还没有能力通过当代科学去解释和理解罢了!而中医基于“系统”的目标用最大程度“自然”的材料去看待和调和人体/疾病本身有她独到之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西方也开始研究和允许使用中药的原因吧!(排除坑蒙拐骗的现象先不谈)
而西医是基于近代科学、方法和理论的产物,西医让我们把很多疾病“看”得很清楚,得以“对症下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西医很多治疗方法是基于从前千百年经验积累的成果而精炼的,但是就像从模拟信号中抽取“有效”的信号一样,我们能保证有一天我们不会重新希望找回被当作“无用”的那一段“信号”么?!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的平衡,而我们使用它们的某一方面来改善和维持自身平衡的时候,可能也需要考虑另外一方面的平衡--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办法!为什么通过西医治疗了很多疾病以后,人体会虚、弱--一定有科学的解释,会有的,但是现在的认识还不行--而中医治疗中,可能已经提前考虑到了!
有一天西医能系统的解决所有的人体问题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现,大家回到了同样的结论和体系之下。
只有经得起验证的才叫科学--我认为需要加一个前提,就是在我们认知的封闭领域之内A
TOP
32#

西医不能代替中医.中医它不能代替西医.两者互补.现在外国也有人热心研究学习中医.有时不清楚有些同胞发表这些高论.简直是废语
TOP
33#

狗娃 在 2006-11-15 13:43:57 发表的内容
一个公认的常识"是药三分毒".也不只是中药,难道西药就没毒吗?西药没副作用吗?我可没从这"张精英"的话里看出他有对西药的两面刨析的.他凭啥就说要废除中医!


的确药都是有副作用的,但是也不能用“是药三分毒”来笼统概括啊。毒性是可以量化,可以测出来的。不严重的病,就不必要用毒性大的药;当然很严重的病,假如毒性大一点的药能够治好病,这个代价或许是值得的,我相信这一点在西药里面也是允许、认可的(比如说用化学药剂治疗癌症,也就是所谓的化疗,尽管毒副作用大,但是这是用来对付癌症,可以救命的;但假如得了肠胃炎,相信打一针化学药剂进去也能够把细菌杀死,但有人愿意付这个代价么?)

目前中药面临的问题是,一些常见的病,西药里有毒副作用经过测定是很小的药剂可以彻底治疗;但对应的治疗这些病的中药方、中成药,毒副作用要么就是没有去测定,要么就是毒副作用比较大却不让大家知道(当然不是说马上把人吃得出问题,而是潜伏、积累到几年后才出问题)。试想,一个人某天被诊断出肾有问题,或者是长了癌,他很可能意料不到这是由于几年前吃的某些中药导致的。并且事实是,有一部分中药的这种慢性毒作用已经通过动物实验被证实了,如此铁证如山,我们当然不能不引起注意。


国内情况我不清楚,但是美国市面上销售的西药,都会清楚地标明多少剂量的副作用是怎么样,并且副作用都具体是一些什么,有多么严重,有多少可能性会发生,应该怎么解决等等。假如中药的毒性能够满足标准的话,那绝对没有理由取不到FDA的批准的。

我们也不能用类如“我刚才就吃了XXX,但我没觉得有任何不良反应”这些理由来回避中药的毒副作用——因为这很多时候是慢性的毒性,还有人的器官也并一有损伤或者病变就能感觉出来。这就好比假如偷偷把一个人麻醉了,把他的一个肾割掉,然后把伤口缝合好,使得任何人都看不出来。那么这个人醒了之后,不告诉他整个事情的话,可能他一辈子都不会觉得自己少了一个肾。还有一些毒副作用是诱导癌症的发生,或者使得长癌的可能性大几倍那样子,于是举个例子,假如说让你吃一副中药,并且明确告诉,其中某一种成分有副作用,你吃了之后尽管不一定会导致癌变,但长癌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10倍,请问你愿意吃么?
TOP
34#

felixcat 在 2006-11-15 13:16:28 发表的内容
leez 在 2006-11-15 11:44:14 发表的内容
能把那些清单发给我吗?我小孩生病可是经常看中医,谢谢!


首先不用客气!

清单我是在新语丝看到的,但是由于里面公布了含有有关成分的很多中成药,为了避免招惹麻烦,这里不方便贴出来。该清单的链接是: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ohu/zhongyao.txt

题目为:《中药毒副作用备览》

一个公认的常识"是药三分毒".也不只是中药,难道西药就没毒吗?西药没副作用吗?我可没从这"张精英"的话里看出他有对西药的两面刨析的.他凭啥就说要废除中医!
TOP
35#

我们中国人祖上都是用中医救命的,这些后人实在太忘本了.
TOP
3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7#

felixcat 在 2006-11-15 15:50:32 发表的内容
假如一定要用类如哲学的角度去看待中医的争论的话,那么很肯定的是,已经成为“真理”的真理和科学,那就肯定是对的。科学要发展,那是建筑在现有的基础上的。未发现、未肯定的道理一定要和现有的真理没有矛盾才能成为真理,这就好比1+1=2永远都是对的,就算去到外星球也还是1+1=2。假如说“真理都只是人类认识某一个阶段的真理”,那这就糟糕了,因为我可以随便提出一套观点,假如有人反对,那我就说,那是因为旧的真理都是“人类认识某一个阶段的真理”,所以我的才是新的真理,不能用旧的真理来评判我。

所以,中药的疗效、毒性要经过现代科学的验证,这是很合理的。当然,中药也有自己的权利不去接受科学实验的验证,但同样地,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自己判断应不应该吃、应该怎样去吃,并且有权利去决定自己吃不吃。

说到“毒性”,当然现代医学里面对待药物的毒性,肯定是指“某药在治疗某病的前提下的副作用”,西药也是“以毒攻毒”,并且保证了“攻完毒”之后,药品不会再对健康的器官和组织造成太大的剩余毒性;而问题是现在有些中药已被证实为对症下药“以毒攻毒”之后,还会有其他大的副作用。有些中药的有毒成分在体内是不可降解的,也就是说只要你一用,就算病治好了,这些化学成分还是留在你体内,积累着。古代的时候没有化学科学,古人就算是绝代名医也肯定不知道有些物质还有这样的特性;并且古代没有电话、网络,交通也不发达,对于慢性毒性,古代中医怎样做到去几年、十几年地跟踪观察病人的身体情况?他怎么可能判断这些药是否有慢性毒性?就算古代真有病人十几年之后突然副作用发作出来了,那古代医生又怎么可能判断出这是否是因为十几年前的那几剂药造成的?——基于这么多不确定因素而定下来的药方或药典,其毒副作用真的要好好检验一下才行。

以上所说的一句话概括:中医依靠古代的草药理论,古代医师根本不可能有几年、十几年这类型慢性毒性的概念,因此药材、药方必须经过现代科学实验验证无此类毒性才能安全服用。

何况,是否真有疗效,这也是中药得不到FDA批准的绊脚石。


请问1+1为什么等于2,请用科学证明!再请问,牛顿定律对还是不对?如果对,照你的说法它就是绝对真理,爱因斯坦搞相对论就是挑战科学,是伪科学;相对论对还是不对?如果它对,那么它也就是科学,是绝对真理,但是霍金等现代顶尖科学家的研究就是在搞伪科学。
如果“中药的疗效、毒性要经过现代科学的验证,这是很合理的”,那么西药的疗效、毒性要经过中医的验证,这也很合理,“非典”的西药疗法是否伤害病人元气?伤害程度有多深?会否造成后续伤害?中医讲究“上医治未病”,所谓“古代医师根本不可能有几年、十几年这类型慢性毒性的概念”是不了解中医,当然中医它用的语言不是什么科学的“慢性毒性”。
中医当然是很难得到FDA批准的,因为搞FDA的人他不可能懂中医,按照中国语言的规则,英语完全是不可理喻的。
TOP
38#

业 在 2006-11-14 20:28:54 发表的内容
一个哗众取宠之徒!!!
如果不提出这样的惊人论点恐怕他这辈子都没人认识他..
故然



大家别再跟贴了,,不然会中了他的计,,,
发完这贴不再跟了
TOP
39#

168这边的兄弟比家电那边理性多了
TOP
40#

中医药的科学性在哪

  (起2G点2G中2G文2G网更新时间:2004-11-19 18:08:00  本章字数:1910)

  中医药的科学性在哪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科学技术,但无论是阅读沈括的《梦溪笔谈》,还是浏览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科学史的当代研究者们:为什么中国古代出现过众多的科学成就,却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方法?换句话说,离开了实验的、分析的、数学的等近现代科学所采用的这些常规的研究手段,怎么可能形成一门科学?怎么能够弄出许多科研成果来?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杰出的中国科学家都曾试图探寻其中的原由,但似乎都没有找到开启这所神秘之门的钥匙。这不奇怪,因为近代科学产生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科学成就都被淘汰殆尽,成了明日黄花,唯一没有被淘汰、完整保留至今、仍然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的,只有中医学。中医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自然科学仅存的熊猫,活的化石,它具有古代自然科学的全部本质特征,它完全未受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不依赖现代科学成就和手段,独立于现代医学之外,仅凭自身在两千年以前创造的理论体系和两千年来不间断地积淀下来的经验,即能把握生命的规律,有效地治疗疾病。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脏象经络、辨证论治,这些令现代人感到其妙莫名的古代哲理医理,至今仍然是中医临床家认识疾病的犀利武器。在现代科学成就及其方法占据了人类全部生活和思维空间的今天,中医的存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异端”,这个“异端”能够存在于现代社会,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治病有疗效。否则,它必将像其它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一样,逃脱不掉被近、现代医学无情淘汰的命运。虽然中医的基础与临床体系,两千余年来几乎从未“与时俱进”,但它“古老”的理论、“陈旧”的经验,运用于今天的临床,仍然有效,甚至用来对付人类从未遇到过的新的疾病,仍然能够迸发出新的活力?它的科学道理何在?这是值得每一个从事中医、研究中医、关注科学方法论的人认真思索的。

  “猴体解剖是人体解剖的钥匙”,用这个比喻来强调认识中医理论科学内核的重要性,也许不甚妥当,但中医作为中国古代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这一复杂系统的成功模式,通过对其理论的剖析,从而解开中国古代科学方法之谜,这对于促进现代科学向新的方向和领域发展,对于促进现代医学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乃至于对重新审视中医的继承与创新这一始终未解决好的大课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1.叩问中医

  我用了一个很文雅的词“叩问”来形容人们最初对中医的怀疑。欧美人是有理由怀疑的,因为他们很少接触这样的治疗方法。怀疑虽有,但并没有人因此断言它不科学而抛弃它,相反,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在美国的41个州,都已经相继立法,允许用中医、针灸治病,科学的确需要这种宽容精神。倒是在中国国内,有些人远不是用“叩问”这种客气的态度来对待中医的,中医是科学吗?他们的答案:不是!他们认为,科学是能够“实证”的,医疗的价值须具“可检验性”,有效的方药应当经得起“重复”。而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无法用解剖所见予以实证,中医的治疗经验经不起重复和统计学处理,中医从来没有科学实验,中医逻辑概念混乱、诊断标准难以客观化。换句话说,如果中医是一门科学,那么它就应该可以用通用的自然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它的概念、命题、诊治方法、技术手段,应该可以被公认的科学标准和研究程序加以检验,而现代医学则可以成为衡量中医的“金标准”。几十年来,人们用西医这把金尺子把中医量来量去,竟然没有一个地方合格,浑身上下,找不出哪一点符合科学道理。

  有一篇题为《医学是最年轻的科学》的文章,对中医的抨击尤为激烈,作者认为:针灸、草药都属于旁道医疗;把中华民族的人口繁衍不衰归功于中医,是出于缺乏生物学常识的一种主观臆断;科学是一元的,医学也毫不例外,真正科学的东西在现代不可能由于“歧视与偏见”长期被科学界所拒斥,只有中医这样的伪科学,才局限于狭隘的范围里要求“权威”承认和政策支持;中医在中国特别泛滥,应归于传统文化和近半个世纪中国政府对中医无批判的保护和发展政策;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传统医学,除了维护官僚政府的无能之外,于大众健康实际无补;如今再把医学分成西方医学和东方医学是不适当的,一切地域的传统医学,如果其中存在积极的因素,最终必将汇入现代医学,在此之前,不能称为科学。

  需要特别申明的是:我这里引用的,全部是原文,除了文章中作者出于避讳而隐去的“中医”、“中国政府”两个字眼儿之外,只字未改。这显然不是叩问,而是把当代医学当作戒律来拷问中医了。当然,作为一个从事中医的医生或教师,用不着别人旁敲侧击,也应当扪心自问:我所学的、我所教的、我所赖以谋生的中医,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

  好书尽在www.cmfu.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