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还原唱片信息而生的唱头-----再说蜂鸟! [复制链接]

查看: 380817|回复: 418
171#

唱盘的数据中应该是没有“动态范围”这一项的,就算用测试碟,唱盘上搭配不同的唱头唱臂,再经过不同的唱放,这个动态范围该怎么算?
动态范围只能来源于唱片,之后经过唱头、唱臂、唱盘、唱放、功放到喇叭才还原出来(当然中间还要经过线材),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理解声音的动态范围是只会一路衰减。就以我在第11页贴出来的图里面的数据,也只是从CD出来的动态范围数据而已,再经过后面功放、喇叭的衰减,实际上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动态范围,应该是达不到88db的。
TOP
172#

回复 170# Real 的帖子

这个意见非常好!数据如何与听感联系起来这方面的知识实在非常匮乏。
TOP
173#

所以。我们更关心动态范围55dB系统,选择什么的问题。

或前55dB的分别在那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5-02-20 18:20:41
TOP
174#

回复 171# 我爱LP 的帖子

不是没有,而是包含在“系统底噪”这项测试中。测试碟提供了no signal这段音轨,可以用来测试系统总体底噪,不下针测的是系统底噪,下针播放基本增加的就是唱盘底噪了。
TOP
175#

我先提个问题:一些主流唱放(包括天价)增益都不高.大多在65db左右
TOP
176#

增益和讯噪比不是同一个概念吧?
TOP
177#

回复 176# Dr kuang 的帖子

唱盘底噪的测量这个可以理解,信噪比对动态范围的影响也是肯定的,问题是这个影响的程度是否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呢?
TOP
178#

回复 176# Dr kuang 的帖子

我这这个提出有点问题,收回
但我是基于动态---动态范----讯噪比(特别是后两者)的转移讨论觉得,很有必要在同一概念上讨论
TOP
179#

回复 177# 我爱LP 的帖子

在特定区间0K
TOP
180#

这个就相对复杂些,涉及唱片电平,唱头输出,环境背噪。
如果想用简单实用粗略的检测手段,就是在播放no signal段,开大前级音量到听到底噪,这个基本就是黑胶系统到前级最大可用音量位置,在这个位置以上,再开大声,底噪随之增加,基本上不能提供更大的动态范围只能提供更大声压了。
说基本上,是因为唱盘底噪的频段可能分散也可能只集中于某一频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