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认同周杰仑吗 [复制链接]

查看: 15174|回复: 96
61#

我喜欢。是一种音乐体裁的代表。
TOP
62#

呵呵,认同啊,我也要睡觉去也
TOP
63#

你喜欢ZJL与否都是自己的选择,但我看到有人要剥夺别人喜欢ZJL的权利,这很危险!
TOP
64#

看到这个题目,満有意思的,恰好我听过一些周的歌,便随意进来看看了。
看了大家的意见,有平和,也有争论,而这些对我来说只有受益。大家在前面说过的话题很多都说得很好,我就不重复了。和大家一样,我是喜欢音乐的,并且我的口味要杂些,新世纪,古典,流行,爵士,摇滚。。。都喜欢。我知道有很多或不多的一部分人,能接纳和并深深喜欢多种风格体裁的音乐(包括同时喜欢很多风格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对他(她)们来说同时喜欢以上这些不同音乐,并不是说明他们品味“粗滥”或浅尝辄止,而是他们实实在在的从这些不同的音乐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通过音乐,得到精神的放松,压力的释放,情感的诉求(即使是虚拟的)。。。等等,当中味道不用细说有心人自能意会的。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仅凭自己的感觉就对某种音乐或某个表演者反感,就公开认为其没有价值,我以前就是这样。音乐听多了些后、生活上和前辈和朋友交流多后,才知道只需用一种简单的心情去听音乐即可,其他东西也一样。而在明白这以前,我走了很多弯路。我感谢音乐,感谢朋友和前辈让我明白了这点,我也庆幸,因为这在我对音乐的认识上、对生活的认识上都很重要。这里前辈很多,我说这些并不是认为自己的认识怎么样好,只是我的一些真实的历程的看法。以下我说的都是这样,有不对的,我会一边接大家的砖头,一边和向大家请教、和大家交流。
和所有喜欢音乐的朋友一样,我在不同时期喜欢过不同的音乐/表演者,也排斥过不同的音乐,直到现在能接纳并喜欢多种风格体裁的音乐以前。上面有不止一位朋友提到音乐不分贵贱或音乐没有对错,只有是否适合自己之分,他们说得太好了。我们之所以听音乐,是想得到什么呢?是打醒了精神去批判音乐市场上或他人不同喜好上的问题,还是难得宽闲去从音乐里取得一刻欢娱呢?
我相信在音乐喜好上每一位坚持自己立场、即使反对他人意见的朋友,他们都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都从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所喜欢的音乐本来就都是好音乐中的一种,只不过风格不同而已。说直接点,随意举例:我现在喜欢肖邦,你喜欢猫王。我喜欢肖邦是因为从他的音乐得到了放松或激励,能有一份好的心态和精神去进行明天的生活和工作,而在猫王或其他我不喜欢的艺术家那里我不可以得到这些。既然这样,那么我是不是应该认为只有肖邦是好的,而猫王或其他艺术家的音乐就是不好的呢;是不是我就可以认为你喜欢猫王或周杰伦但你并不能从他的音乐里得到以上这些呢。
各人喜好不好,音乐的种类很多,对错的争论注定是没有结果的。在音乐及其他问题上,现在我也很喜欢和朋友们辩驳和交流,不过是不会像以前那样对某个艺术家或某种音乐反感和排斥的了。我更喜欢尽量多抽些空闲时间,利用自己积累的一些经验加上向大家求教学到的知识,去加深已有的认识和接纳新鲜事物,去欣赏新的或旧的舒服的音乐。那么这个舒服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合自己,能放松我的心情、释放我的压力、激励我的心志的。这就是我想要的音乐,这就是我玩音响和上这个网站的目的。
不过说实话我是喜欢看到这些争论的,因为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我也是音乐和音响学好者中的一员,并且至今我仍然为我能成为一名烧友而庆幸。通过音响音乐这个圈子,让我受了教导,学到了东西,开了眼界,多了乐趣。这些年通过和各位前辈及朋友的接触,除了让我知道了正确心态和必要的理论知识可以令人更好的欣赏和发现好的音乐外,还让我知道了音乐欣赏没有对错之分、是不需要带太多的理论和成见的,只需带了一种简单的心情去听即可。
话长纸短,先不说了,工作忙的关系,累ing~~先洗澡睡觉,下次再向大家讨教,错别字先不管了~~~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TOP
6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66#

无好也无坏.或全是好的.这种觉悟真高,实在是高!我太古板了,过时了,要听老江一句-------与时具进,泥沙具下.
最后编辑Billboard
TOP
67#

柳絮雪枫 在 2006-4-11 17:25:10 发表的内容
我不认同你的说法~~你听不懂他的歌词,就说他怎么样怎么样~~这说明你不是一个真正的爱乐者,听音乐是要让音乐带你进入一种状态~~你没进入这种状态就不要外行充内行~~我可以肯定,其实你在听其他的音乐时候,你也不懂音乐所表达的意思???不要以为古典可以听,JAY的音乐就不能听~~音乐是不分贵贱的~~告诉你~~音乐是一种让声音来感染人类脑部神经~~让人产生共鸣的艺术行为~~你没被感染~~又何谈共鸣????听音响不是听机械的声音,听的是音乐,你要先知道音乐所表达的意思和内涵???
声明:我是主听古典的~~因为我在大学主修的是钢琴~~
我用的是威卓~~我最常听的是阿什肯内齐~~
我欢迎你来和我交流音乐~记住~~我不交流音响~~只交流音乐!!


原以为不谈了,不过好像没停。

很多周的歌我确实不知道在唱什么,不过也不是全不知道。最近的一首霍元甲,实在不敢恭维。
听音乐要听表达的内涵,你都这么说了,我如何能不同意?

既然周的音乐很好,为什么要声明自己是听阿什肯内齐呢?如果我只喜欢周杰伦,我根本不听什么阿什肯内齐,丢人吗?

有朋友说,否定周就是狭隘,无语。
有朋友说,有人要剥夺别人喜欢的权利,很危险。其实我们怎么做的到?杞人忧天了吧。
我和楼上的观点一致,“我不反对他人去追,我的家人去追则一定反对”。
TOP
6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69#

Billboard 在 2006-4-11 8:39:24 发表的内容
无好也无坏.或全是好的.这种觉悟真高,实在是高!我太古板了,过时了,要听老江一句-------与时具进,泥沙具下.

BILL兄是否太过于执着了些呢?要知道我有一个只跟我差几天出生的好朋友就是喜欢现在这些流行歌,我们喜欢的古典、歌剧什么的,他听见就说是什么鬼叫,我并不认为他在这些方面浪费了什么啊。
TOP
70#

其实前面我都已经说了后面没什么好谈的了,不过还是有些执着的人。角度观念意识形态的不同,结果只能是对牛弹琴吧(我是那头把所有声音都当作音乐的牛,包括噪音)

引用一个片断,也许大家能从中读出一些信息,是非留给后人评说吧。

2001年11月6日晚,以一曲《卧虎藏龙》享誉世界的著名音乐家谭盾在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栏目做节目时,因与国内著名指挥家卞祖善发生争论而拂袖而去。以下便是该节目的现场记录。

  主持人:那么有请我们的下一位客人卞祖善老师。

  谭盾:好久不见。

  卞祖善:好久不见。

  谭盾:卞老师您好。卞老师,我第一次去求教卞老师的时候,我是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刚写完我的第一首交响乐叫《离骚》。

  主持人:当时卞老师好像你给打了一个五十九。

  谭盾:当时写完的时候。当时我写完《离骚》的时候,我记得黎英海老师还跟讲说说,你有那么多骚吗去离吧。是因为当时才二年级吗。不过就是说后来我记得卞老师还是蛮热情的跟我坐了整整一下午的分析啊。看啊,还蛮鼓励,那个时候。

  卞祖善:那个时候感觉他非常富于激情,比较印象很深的初次的接触。

  谭盾:那个时候好小了。

  主持人:现在呢,现在感觉他怎么样。

  谭盾:现在老了

  (片花)卞祖善:1936年生于江苏镇江国家一级指挥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约理事四十年来,他指挥了《吉赛尔》、《罗米欧与朱丽叶》、《红色娘子军》等中外芭蕾舞剧在我国首演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等多部交响乐作品。

  卞祖善:第二次的接触嘛,印象最深的就是94年的音乐会了。他从美国回来以后,在上海在北京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那时候我对他的音乐就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有一些保留的意见,另外我也写了文章了。因为当时他一个很特别的作品,就是《乐队剧场》里面用了一些全声音也用了水还有无声音乐,就是休止符。对于这样一些作品呢,这个当时大多数的人都是肯定的、是赞扬的,而且我认为这种赞扬有一点过分,有一点像鲁迅先生讲的是捧杀的味道。为什么呢?有一位评论家他说水乐真是神来之笔啊!我的灵魂被融化到大自然中去了。这是一个评价,还有一个评价呢,就是两个指挥因为那个音乐会呢,是你一个还有王甫建一个。

  谭盾:对。

  卞祖善:在休止符的时候呢,是干这个这是干什么呢。他要通过两个人的指挥呀来表现休止符的力度。休止符没有声音因此也就没有力度了,但是我们的评论家又赞扬了。

  谭盾:不,不,我认为休止符(是可以表现力度的),这是个人的意见。

  卞祖善:这是音乐上的一些事情观念。刚刚不是提到观念,这也是观念,观念可以讨论吗?

  主持人:但是我也注意到了,您刚才提到了您是害怕有人对谭盾进行捧杀。

  卞祖善:对,比如说这个休止符,当时怎么捧的呢。就是确也能从两个指挥的动作和体态体会到休止符的力度。这就有个问题了,因为音乐是听的,要体会你的体态和动作体现了这个力度那就得“看”。这不是音乐的事,所以当时一位老音乐家跟我讲了这么一句话,打太极拳不是音乐。我觉得这个批评是中恳的。所以我当时认为采取这种态度来进行这个肯定赞扬,就让我想到是皇帝的新衣。他没有穿啊,但是多数人由于考虑到种种原因就会说,哎呀!真漂亮啊!实际上哪里有没有嘛。

  主持人:如果让现在您对这个谭盾有一个忠恳的评价,对他的音乐您会怎么说?

  卞祖善:这是94年,96年我们又一次在一起的时候。那次是叫《鬼戏》,带了一个美国弦乐四重奏还有一个旅美的弹琵琶的吴蛮女士。那个《鬼戏》呢,是在音乐厅演的。我也去了,去了以后呢,这个节目大概是有45分钟,但是有20分钟跟音乐没有关系。这个20分钟里边是干什么呢?是弄水,这个水呀,是--那边是观众席啊,这边一个这边一个这边还有一个,三个大概有这么大的,就像昨天类似那样玻璃的养金鱼的,那样放满了水。然后舞台上的灯压得很低,但是有顶光这个脸都有点像鬼脸,然后手在这个水箱里弄啊。影子还会动,这是一种。还有呢,这五个人在台上像梦游者一样的踱来踱去,还有鬼哭狼嚎乱喊,还有拿那个鹅卵石敲自己的牙,还有就是在侧幕,大概是这个角度。确切地来说是在舞台的右角的这个侧幕,从这个二楼侧座上掉下来一块大概一米见宽的这么一个三四十度角的一张纸。到时候,有人到时候就去抖那纸。这样呢,就是水乐也有了,纸乐也有了,这个鹅卵石的音乐也有了这个二十分钟。

  都是这样一些内容,这个称之为多媒体。我对这个也是持不同意见。我的看法是,多媒体啊,顾名思义它跟音乐没关系,是音乐以外的媒体。我们音乐家应该靠音乐来说话,作曲家要写下你心灵深处的,你说挖掘灵魂的声音,把你心灵感受的音符写下来。我们的指挥家、我们的演唱家、演奏家应该再创作,创作成美妙的乐声。我不是一概的反对噪音,但是这个,运用它应该是艺术化的。不是说把音乐排斥了,把这些东西变成一种主体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个多媒体不可取,不可取的地方是在哪儿呢?它降低了作曲家的创作和降低了表演艺术家的再创作的作用,因为这些地方不用写音符了。就是几分几秒你给我在舞台上找,你给我装鬼叫,几分几秒你给我弄水,几分几秒你拿鹅卵石磕牙,几分几秒你抖纸。美其名曰为水乐、纸乐等等。刚才谭先生还说还有陶器啊,什么的。他刚才很强调观念,而且他有一个词,他说我“制造”这个音乐,应该是创作的。制造的话,就要制造音乐以外的一些器件。当然了,我认为他昨天的这个,第一个水的协奏曲比纪念这个约翰-凯奇的那个要高明。昨天纪念武满澈的这个水他一上来演出时候,他也是先讲观念。这个观念我们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跟诸位讨论一下也跟作曲家本人讨论一下。

  主持人:我们能不能听听谭盾的观念,现在。

  卞祖善:谭盾的观念说得很清楚了。他昨天说的很清楚了,我现在就他的观念,我听完了音乐发表我自己的感受。我在他的作品里面我没听到暴风雨的力量,我也没有听到摇篮曲的纯真,我也没有听到眼泪般的哀伤,我听到的一般。就是很自然的水的声音,这种水的声音应该是很单调的,而且这种水,虽然说有美其名曰说有水琴、有水鼓、有水锣,这种手法很简单啊。这种手法带有工艺性啊,带有即兴性、带有随意性啊,这种手法应该说就是英文里的“PLAY”。他不是演奏,他是玩、他是玩音乐,我认为谭盾他是属于玩音乐的这个类型的人。

  你看现在有的节目,芭蕾,芭蕾可以在肩、可以在头上立脚尖,它是芭蕾吗。它还是杂技呀?它还是杂技。我认为我们的作曲家应该用常规的一个乐器写出一些音符,表达人的真正的灵魂不要借助于音乐以外的。

  谭盾:我已经等了你十分钟了。我觉得是这样子,我并不知道今天卞老师会来,而且卞老师跟我的音乐是完全没有任何共同的。这个跟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从来不愿意,我也从来没有答辩过。因为我至少读到十几篇卞老师批评我的音乐的文章。我没有回答过一次,而且我今天我也不愿意回答一个字我都不愿意回答。因为不在一个水平上面是完全不可能去沟通的,所以呢我尊重他的想法。

  卞祖善:这个话不对。

  谭盾:我尊重你的想法好不好,我现在退席。

  卞祖善:我要说明一点,1996年正是谭盾先生自己说的。在哪儿呢,在文联音协。请大家把我这句话听完,因为关于他这个话很有关系嘛。他说这个,我们什么时候能和卞老师一起就音乐的观念问题对话。

  主持人:我们能不能稍微等一下,我们把谭盾叫回来。然后我们继续照顾一下我们的节目,好不好。关于音乐的观点,我想我们可以,下面很好的再有时间探讨我们这个节目。

  卞祖善:是不是这样讲。他说不在一个水平上,因为他现在是国际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了,那我可能是很幼稚了,所以好象不屑一谈了。可是96年可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开的这个座谈会啊,那是一个很严肃的会议啊。他为什么站起来要求跟我对话呢,这不是我的要求是他的要求。

  (现场的灯关掉了)

  (片花词)在我们的节目录到57分钟的时候谭盾走了。现场观众异常安静,没有一个人退席,5分钟后演播室的灯又亮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