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TRYFO 在 2006-5-10 10:51:13 发表的内容
jeff 在 2006-5-10 8:27:21 发表的内容
扑通一声 在 2006-5-9 23:44:01 发表的内容 [quote]乱刀侃翻 在 2006-5-9 23:27:30 发表的内容 [quote]扑通一声 在 2006-5-9 23:02:54 发表的内容 [quote]壮家汉 在 2006-5-9 22:56:17 发表的内容 汉子听过一次高水平的示范,眼前像是出现了水幕,不但有水,还有水汽在弥漫、飘荡,这算不算是很大的密度? |
那是您太投入了,想象力丰富哦,换作我,肯定得直朝天花板看看有没有漏水;-) |
扑通兄,调校好的系统的确会让人产生幻觉,仿佛眼前的所有器材都没有工作,只有一个似真似幻的声音世界。 |
恩,理解的,只是开个玩笑啊
对于系统的调校,我觉得环境还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去朋友家看到很高级的器材,却完全没有现场感,真觉得很可惜啊
整个没有音场的重播环境,就谈不音场的定位,这点还比不上价格不到十分之一的器材,好的器材没有发挥出来啊[/quote]
可能不少人觉得音场就是有扑面或包围的所谓现场感,但大多数高级器材都是在现场10几20几排的距离感,音场是以扇面向后打开,不会扑面冲过来,这是为了在家庭环境中久听不吵而设计的,再仔细多听听,现场和家庭音响是二种概念,呵呵,路还很长。。。[/quote]
扑面而来?也是一个好话题,实际上,很多人都回追求一种扑面而来、低频按摩的感觉。可这就是现场感吗?不一定,这有可能仅仅是气浪而非声浪。在低频不正常驻波严重的情况下容易得到这种感觉,但是,中高频在信息上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反过来,如果我们得到的低频是来自充满包围感的声浪,就可喜一点了。为什么是充满包围感的呢?——这是现场声浪和家庭中声浪的区别,现场由于建筑范围的宽泛,低频在正常地传输,方向性会明显一点,即使是周边反射而来的,也是有明确方向的。而家庭?基本上300hz以下频率的声波都存在大量、多次的反射,处理得好的话,才能够“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分量与质量,但方向感是确对保留不了的,声音的存在只能靠包围感的震动来表现。——观点刚好跟您的意见相反——家庭中的声场如果是喇叭后延伸的话,仅仅说明系统的低频无论量还是质都没有发挥出来,这个情况下,中高频表现仍然可以不错,甚至整体声音都表现不错,但是,不堪高声压的摧残![/quote]
对!
向后呈扇面的声场毕竟有所局限,好的系统(不完全是高价)声场肯定是能扩展到眼前甚至到身后(后者只听到过一次,太难),你很难给声场界定一个具体形状,当然古典音乐唱片本身通常只给出后方的声场信息,能很自然地重播也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