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密度?WHO ARE YOU?&WHERE'R YOU?—感谢DR KUANG的艰苦求索 [复制链接]

查看: 15604|回复: 121
71#

扑通一声 在 2006-5-9 20:20:34 发表的内容

有时候真实的乐器所听到的真实的声音却并不是直接传到耳朵里的,而是加上了适当的环境的反射,吸收,混合,这样才会好听,才是我们追求的真实的声音
再好听的乐器,在空旷的室外,没有一点反射,绝不会好听的,也不是音乐家追求的声音
当然我不是说太过柔调质感的声音风格就是正确的,这还是要结合具体的乐曲才好判断

不认同上述观点。
TOP
72#

乱刀侃翻 在 2006-5-9 22:03:11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6-5-9 21:15:01 发表的内容
你能听到和你谈话的人的呼吸声吗?


不能,但我听到过自己的呼吸声。
多听高档极品音响是练耳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通常极品器材也只是代表某设计师个人的对声音的理解,最高明的老师还是这些大设计师所极力摹仿的自然发声啊!


我在经过简单隔音的电台直播室,离说话者不到1米也听不到他的呼吸声,但在高级收音机和音响上听电台广播就能听到。WHY?
TOP
73#

壮家汉 在 2006-5-9 22:56:17 发表的内容
汉子听过一次高水平的示范,眼前像是出现了水幕,不但有水,还有水汽在弥漫、飘荡,这算不算是很大的密度?


那是您太投入了,想象力丰富哦,换作我,肯定得直朝天花板看看有没有漏水;-)
TOP
74#

扑通一声 在 2006-5-9 23:44:01 发表的内容
乱刀侃翻 在 2006-5-9 23:27:30 发表的内容
扑通一声 在 2006-5-9 23:02:54 发表的内容
[quote]壮家汉 在 2006-5-9 22:56:17 发表的内容
汉子听过一次高水平的示范,眼前像是出现了水幕,不但有水,还有水汽在弥漫、飘荡,这算不算是很大的密度?


那是您太投入了,想象力丰富哦,换作我,肯定得直朝天花板看看有没有漏水;-)


扑通兄,调校好的系统的确会让人产生幻觉,仿佛眼前的所有器材都没有工作,只有一个似真似幻的声音世界。


恩,理解的,只是开个玩笑啊
对于系统的调校,我觉得环境还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去朋友家看到很高级的器材,却完全没有现场感,真觉得很可惜啊
整个没有音场的重播环境,就谈不音场的定位,这点还比不上价格不到十分之一的器材,好的器材没有发挥出来啊[/quote]

可能不少人觉得音场就是有扑面或包围的所谓现场感,但大多数高级器材都是在现场10几20几排的距离感,音场是以扇面向后打开,不会扑面冲过来,这是为了在家庭环境中久听不吵而设计的,再仔细多听听,现场和家庭音响是二种概念,呵呵,路还很长。。。
TOP
75#

扑通一声 在 2006-5-9 23:44:01 发表的内容
乱刀侃翻 在 2006-5-9 23:27:30 发表的内容
扑通一声 在 2006-5-9 23:02:54 发表的内容
[quote]壮家汉 在 2006-5-9 22:56:17 发表的内容
汉子听过一次高水平的示范,眼前像是出现了水幕,不但有水,还有水汽在弥漫、飘荡,这算不算是很大的密度?


那是您太投入了,想象力丰富哦,换作我,肯定得直朝天花板看看有没有漏水;-)


扑通兄,调校好的系统的确会让人产生幻觉,仿佛眼前的所有器材都没有工作,只有一个似真似幻的声音世界。


恩,理解的,只是开个玩笑啊
对于系统的调校,我觉得环境还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去朋友家看到很高级的器材,却完全没有现场感,真觉得很可惜啊
整个没有音场的重播环境,就谈不音场的定位,这点还比不上价格不到十分之一的器材,好的器材没有发挥出来啊[/quote]

哈哈!
TOP
76#

扑通一声 在 2006-5-8 23:55:17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兄所说的密度,没机会听几十万的器材也没关系,直接听听乐器好了,也是一样,自己找找机会多了
别人练琴,音乐学院汇报演出,音乐会现场坐得位置好一点,再不行自己去学学钢琴或者吉它,哈哈


难得遇到一个知音!
我看不一定要听乐器,听听周围人们的说话声和生活的各种动静也是一样!
TOP
77#

shendiaoxia 在 2006-5-9 21:39:13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6-5-8 23:59:09 发表的内容
第一次听在深圳某音响店试音室,面积近40方,全套NAGRA,PLL前级,845后级推天朗AUTOGRAFF,声源是高文的SACD机。
第二次听是在未经严格声学处理的用家环境,约20余方,PLP前级,高文后级,推中名琴,声源包括音乐传真SACD和金驰的大团圆。
第三次在海印某大型试音室,超过60方,PLP前级,金字塔后级,推单拿C2,声源是NARGRA的解码。



dr kuang 看来喜欢"名牌"效应哦,近来我的"ATC"7也做到了浮荡在空气中的音符,那感染力超强人很快就中毒倒地.连300B都要输半个马位的"2A3C"加**线轻而易举达到目标.


参加这个讨论吧——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98509&ftdate=20060509&nTypeId=10,(关于音响的美的讨论)我想对大家都会有启发的。
TOP
78#

乱刀侃翻 在 2006-5-10 15:26:11 发表的内容

对!
向后呈扇面的声场毕竟有所局限,好的系统(不完全是高价)声场肯定是能扩展到眼前甚至到身后(后者只听到过一次,太难),你很难给声场界定一个具体形状,当然古典音乐唱片本身通常只给出后方的声场信息,能很自然地重播也属不易。


又有一些录音是肯定地要求你要听到身后的声音的,比如:蔡琴的某一首歌中的木鱼的敲打、9寸钉的一首,必须听到乐器在喇叭前面的古典........有!则刚刚到手的《高保真音响》随书cd的现场录音。
TOP
79#

KENTRYFO 在 2006-5-10 16:50:17 发表的内容
乱刀侃翻 在 2006-5-10 16:47:54 发表的内容
全频单元一个很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高密度重播能力,听上去似乎没有太多的通常意义上的厚重感,但一种难以言传的实在感又让它与尖、薄、冷、硬无缘。

这是它的特点,接着下去,我们开始接近真相了,但是仍要把全拼单元的问题搞清楚!


真相通常都只能是“言语道断”!
声音重播谈到密度的程度,我个人的看法是不需要谈什么厚度的!!描述声音的许多形容词语其内涵很难统一,还有什么比像真度更好的词语吗?
TOP
80#

dr kuang 在 2006-5-8 23:59:09 发表的内容
第一次听在深圳某音响店试音室,面积近40方,全套NAGRA,PLL前级,845后级推天朗AUTOGRAFF,声源是高文的SACD机。
第二次听是在未经严格声学处理的用家环境,约20余方,PLP前级,高文后级,推中名琴,声源包括音乐传真SACD和金驰的大团圆。
第三次在海印某大型试音室,超过60方,PLP前级,金字塔后级,推单拿C2,声源是NARGRA的解码。



dr kuang 看来喜欢"名牌"效应哦,近来我的"ATC"7也做到了浮荡在空气中的音符,那感染力超强人很快就中毒倒地.连300B都要输半个马位的"2A3C"加**线轻而易举达到目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