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学:如何創造出理想的音響空間 [复制链接]

查看: 15059|回复: 79
51#

轉 议题:如何搞好您的音场
  何谓音场
    有两个词与音场有关﹐一个是"Sound Field"﹐另一个是"Sound Stage"。"Sound Stage"主要是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位置和形状﹐包括长﹑宽﹑高﹐是一个三维空间的概念﹐而我们所指的"音场"其实就是"Sound Stage"﹐因为如果把"Sound Stage"直译成"声音的舞台"或"音台"这确实无法让人望文生义。至于"Sound Field"﹐实际上与我们以前所介绍的"空间感"相对应。因此﹐当我们提到"音场的形状"时﹐实际上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乐队所排列的形状。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音箱指向性的影响(比如房间的宽度大于深度或者深度大于宽度)﹐音响所播出来的声场实际上或多或少是与原录音时的情形有差异的。有些音场形状本来就是四四方方﹐没有拱凸凹的。这种音场舞台的不同形状当然不能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场演奏时﹐乐队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但在录音室中﹐为了产生出音响效果﹐乐团的排列方式往往会改变﹐通常纵深会拉长﹐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这样就不是我们在音乐厅中所见到的排列。
  音场的位置
    音场的位置应该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搭配不当的某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听起来象飘浮在半空中﹔有些听起来则又像是坐在音乐厅的二楼观看舞台一样。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比如音箱的摆位﹑频率响应的不均匀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用听一个交响乐队演奏的方法来体会。当交响乐队演奏时﹐低音提琴﹑大提琴的声音应该从比较低一点的地方发出来﹐小提琴的位置要比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略高一些﹔录音时乐团应该是前低后高﹐像铜管乐器就极有可能在较高的位置。对于整个音场的高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确定﹐音场高度应该略低于您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换句话说﹐小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下。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更高。那么音场的前 ﹑后位置应该在那里呢﹖资深的发烧友都知道﹐应该在音箱的前面板拉一条直线然后往后延伸的一段距离内。当然﹐这种最理想的音场位置是不容实现的﹐因为它与您的音响搭配﹑聆听环境和所播放的软件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从音箱前面板往后延伸比较容易﹐不过﹐不能"后缩"得太多。如果后缩太多﹐象一些发烧友说的那样"直抵对街"就不对了。
音场的宽度
    有时候我们常常能听到发烧友夸口﹕"我的音场不只是超出音箱﹐甚至可以破墙而出"。这句话在外行人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对于有经验的朋友来说﹐只不过有一点夸张而已。通常﹐在流行音乐的演奏中﹐您可以偶而听到有乐器在音箱外侧响起﹔而在古典音乐演奏时﹐您往往会觉得乐团的宽度已经超出二个音箱之间的宽度﹐这就是超出音箱﹑宽抵侧墙。许多发烧友都有这种经验﹐不必多费口舌。至于破墙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点想象力了。至少﹐用想象的眼睛能够看得到的音场位置才算真正的音场﹐墙外的东西我们看不到﹐我们很难肯定它在那里。所以﹐音场的宽度其实只在墙壁之内而已。这种感觉您完全可以从刚才那首1812序曲中体会到。如果您听到的1812序曲﹐声音是紧缩在两只音箱的中间而没有超出音箱两侧的话﹐那么您最好请一位懂行的发烧友去给您的音响诊断一下﹐看看是那儿出了毛病。
  音场的深度
   "音场的深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度感"﹐"深度感"不同于"层次感"﹑"定位感"﹐因为层次和定位与音场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深度感却仍然属于音场的范围。与"音场的宽度"一样﹐许多人会说他家的音场深度早已破墙而出﹐深到对街。这当然也仅仅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形容词而已。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宽到隔邻﹑深过对街"这应该是包含在"空间感"中﹐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去讨论。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动的位置会靠前一些﹐这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反过来说﹐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被误以为音场的深度很好﹐其实那是错误的。我想您一定没有见过一个乐队会排成一个竖条的﹐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距离"这个概念﹐您就一定能准确地说出音场的深度。
TOP
52#

议题:你的房间怎么隔音
声音之所以难搞的主要原因是看不见﹐仅就隔音对策而言﹐因环境和重放音量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把要作的隔音措施分成3级﹕一是对门和窗户进行隔音处理﹔二是对房间的6个面进行隔音处理﹔三是建造“室中室”。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最基本的考虑方法是先对较弱的部分予以加强。隔音措施的的关键求得平衡﹐这点十分重要。以钢盘混凝土结构的住宇为例﹐混凝土墙壁的隔音特性可达到-50dB﹐而窗户的隔音特性只有-25dB。两者有-25dB的差距。消除这一差距就是隔音工程要达到的目的。即使你把四周墙壁的隔音特性提高到-60dB﹐如没有对对原有的窗户采取任何措施﹐整个房间的隔音特性仍然只有-25dB。如同一个很深的水桶﹐缺了一部分﹐水就从那里流淌出来﹐水桶的深度只能算到缺损的位置。对声音而言﹐也是一个道理。
  在对听音室采取隔音措施之前﹐要仔细分析声音会从哪些地方跑掉。对墙壁和地面固然要采取措施﹐但不要忘了房间的窗子和门﹐它们都是相对薄弱的部分。声音从这些地方汇漏出去了﹐房间总的隔音特性是不可能有多高的。如果有声音外泄﹐首先要关注的就是窗户和门。
一﹑提高窗户和门的隔音特性
  作为窗户的隔音对策﹐通常是采用双层窗的结构。可以把现有的窗户保留﹐再追加一扇窗户﹔或者是去掉已有的窗户﹐重新安装一扇按新标准设计的玻璃都一样厚﹐它们的谐振频率就是相同的。这样会使该频率附近的声音很突出。一般情况下﹐两层窗户的间隔应有20cm-30cm。要达到和混凝土墙同样的-50dB的隔音效果﹐最好两层玻璃之间的间隔在30cm以上。如能在此间隔中再采取一些吸音措施﹐那就更好了。正确地施工﹐房间能保证-50dB的隔音特性。
  第二个薄弱环节就是门。隔音效果最差的要数一般集体公寓中和简单家庭装修中装设的门﹐粗造地用胶合板钉的门和门框之间有不小的间隙﹐其隔音特性最多不过-15dB。一般住宅门的隔音特性可达-25dB~-35dB。性能更高的﹐监听室用的那种铁门很少在民宅中见到。现在日益增多的双层防盗门有不错的隔音特性。
  要想将胶合板门改装成隔音门﹐这时应考虑门的隔音特性要和墙壁的隔音特性一致。假如房间墙壁的隔音特性只有-30dB﹐安装一扇隔音特性为-35dB的门﹐就有质量过剩的嫌疑。而且﹐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30dB和-35dB的门﹐价格上有很大的差别。
  价格成本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是否自己也能采用一些补救措施﹖如果是自己动手提高门的气密性﹐也可粘贴一些门缝胶条或者海绵一类的东西﹐因相对减小了门框的间隔﹐隔音特性多少也有一些提高。
  至于隔音特性究竟能提高多少﹐经验数据是一般不超过-3dB~-5dB。不是说完全没有效果﹐贴了些东西总比原来那样留间隙要好一些。
二﹑增强墙壁的隔音特性
  前面说了窗户和门是最薄弱的活动部分。接下来的工作是对各种墙壁隔音特性的增强。一般民宅的承重墙用钢盘混凝土或实心砖的结构﹐有较好的隔音效果。问题多出在隔墙采用的轻型空心砖或灰胶纸板﹐隔音特性只有-25dB~-30dB。多数家庭影院的房间都有一至二堵墙面是这样的结构。毫无疑问﹐除了窗户和门之外﹐这是产生声音汇漏最为严重地方。如不采取措施﹐空心砖中间的空气振动会引起墙壁共振﹐这种情形对音质十分不利。具体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拆掉原有墙壁﹐重新打造一堵隔音墙﹔二是保留原有的墙壁﹐增加一堵隔音墙。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第一种方法是拆除原有的墙板﹐在两侧加装灰胶纸板﹐并在其间塞满玻璃纤维。这种方案会有良好的效果。第二种方法是保留原有的隔墙﹐新加上几根立柱﹐构成一堵内中塞有玻琉纤维的隔音墙。这种方案新增了一堵墙壁﹐隔音特性比起前一种方案要好一些。但是﹐它的不足之处是使房间的宽度要减少数厘米。在公寓之类房间空间有限的场合﹐也许重新打造隔音墙的方法要妥当些。
  如果十分在意房间的空间﹐选择市场上有售的隔音板(铅板)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这种方法比起前述的第一种方案﹐达到同样隔音效果所花的造价要高出一倍以上。
三﹑营造一间“室中室”
  下面是一种真资格隔音对策。要作到真正的隔音﹐自然是对房间的六个面实施隔音措施。如果只对相邻房间的墙壁(隔墙)增加一定的隔音性能﹐那么﹐地面和天花板对声音的影响又会突出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切底的隔音肯定是对房间的六个面都采取相应的措施。要更好地提高房间的隔音特性﹐就是在房间中再造一个房间﹐即所谓“室中室”的结构。
  顾名思义﹐“室中室”就是对四壁﹑地面﹑天花板都采取严格的隔音措施﹐最后的结果是在房间内部再构造出一间房间来。所有的录音室都采用这种结构。如此营造的诚心诚意是的隔音特性高于-50dB。甚至可和理想的隔音特性达到-60dB~65dB录音室媲美。为使内﹑外壁之间完全隔绝﹐不传送任何声音的振动﹐“室中室”的结构有必要使用隔离装置﹐施工较复杂。这种级别的隔音墙﹐根本不允许诸如电源﹑音响设备﹑电话﹑空调等的插座有安装缝隙。因此﹐实际计划时﹐应咨询有相应资质的大装修公司。“室中室”的制造成本将大大高于前面的任何一种改造方法﹐显然这不是一般工薪阶层所能奢望的。隔音最终要讲究等级﹐自己的家庭影院要达到何种标准﹐心中要有数﹐因此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花最少的钱得到与自己经济能力﹑欣赏水平相当的隔音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TOP
53#

:你的房间适合听音响吗?
    对于扩大机来说﹐要获得良好的音质﹐要求它具有高的信噪比﹐平坦的频率响应和足够大的输出功率等。一个好的听音室也要满足一些基本的声学条件﹐主要是房间的隔音性能要好﹐混响时间要适当和抑止室内有害的声学现象。作为监听音响设备和录音制品的听音室还要注意室内声学条件的规范化﹐以保证审听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合格的听音室需具备下列三个要件 :  
1﹑隔音性能要好。
    隔音性能好﹐听音室就与外界空间没有或很少有声音包括噪声和乐声的进出往来。这是HI-FI放音所需的最基本条件。这一条件相当于扩大机的信噪比。房间隔音好﹐外部的噪声就不易进入室内干扰听音。这里的外部噪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外界的环境噪声﹔二是指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以及同一套住房内来自其它房间的噪声。后者产生的那些“有意义”的噪声﹐如电视机中影视声﹐小孩的练琴声等是可被我们“理解”的﹐不仅干扰了音乐声﹐而且比一般噪声更容易分散我们欣赏音乐时的注意力﹐降低了对音乐的理解。所以既要注意对外部环境噪声的隔音﹐也要十分重视室内房间之间的隔音。
    一个隔音性能好的房间﹐既不易受外部噪声的干扰﹐同样也不易干扰左邻右舍和家中其它人的正常休息或工作﹐对人方便﹐也就是对自己也方便﹐皆大欢喜。欣赏美妙的音乐本该如此。
    更为重要的是﹐”信噪比”高的房间﹐更容易听到乐音的细微部分﹐获得更多的信息量﹐这部分的声音往往又是十分微妙的﹐有时象“味精”一样﹐有没有大相异趣。噪声低﹐等于提高了音乐的动态范围﹐这是获得声音真实感的重要条件之一。这对于信噪比特别高的SACD和DVD-Audio的重放来说﹐更是不可忽视的条件。相对而言﹐在噪声低的房间中﹐可以用较低的音量聆听﹐这有利于降低音响设备的失真﹐提高其功率储备。  总之﹐一个好的听音室﹐隔音性能十分重要。
2﹑适度的混响。
    在不同的房间中放音﹐它们的声音表现往往是不同的。有的好听一些﹐有的比较混浊﹐有的则显得“干巴巴”的。在一般的家庭中都可找出这三种类型的空间。不妨你自己去亲自体验一下﹐拿一台便携式收音机并收听语言节目  (收听音乐节目也可以)。然后分别在卧室﹑洗手间和半露的阳台上听一下﹐立即可以感受到上述三种不同的效果。造成上述区别的主要原因﹐是这三类空间对声音的吸收程度各不相同﹐用声学术语说﹐是“混响(时间)”不同。其实严格地说﹐任何物体对声波都会产生吸收作用﹐区别在于吸收声音的程度有所不同。坚硬的墙壁﹑光滑的瓷砖对声音的吸收很小﹐未吸收的那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并继续反射下去﹐声源停止发声后尚需一段时间待声音被大部分吸收掉之后我们才听不见﹐洗手间就是这类情况。阳台上的情况则完全相反﹐声音经半露的空间出去之后不再返回﹐因而停止收音之后﹐声音消失得很快。卧室的情况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由于它存在着较多的细软的棉织物和窗帘等﹐对声音的吸收能力介于中间的缘故。
    房间对声音的吸收强﹐声源停止后声音的衰减就很快。反之﹐房间对声音的吸收弱﹐声音的衰减就慢。一般把上述声音的衰减过程称为“混响(过程)”。混响的强弱用“混响时间”表示。它是指声源发声达到稳定状态后(一般需0.1-0.2秒)停止发声﹐声音在室内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在完全密闭的洗手间内﹐混响时间视其体积大小﹐通常可达数秒以上。在一般的卧室里大概是在0.5秒上下一段范围内。在阳台上则混响时间几乎接近零。
由上可知混响时间的长短反映了房间对声音吸收的强弱程度。吸声强﹐混响时间短﹐反之则相反。同时﹐我们还知道﹐混响时间对音质有明显的影响﹐过长或过短都不好。显然﹐存在着一个折衷的混响时间值(或一个范围)﹐称为“最佳混响时间”。大型音乐厅的最佳混响时间在1.5秒上下﹐家庭听音室的最佳混。向时间一般在0.3─0.5秒左右。适当的混响时间﹐可使声音丰满﹑清晰﹑洪亮﹐并且扩大机的输出功率也可小一些﹐或有利于提高其功率储备。再加上改善隔音带来的同样好处﹐对于重放动态大的音乐节目更是个分有利。总之﹐混响时间是房间影响音质 。
3﹑抑止有害的声学现象。
在室内放音时﹐除了直接听到来自音箱的直达声外﹐还听到直达声遇到墙面反射回来的各种反射声。家庭听音室绝大多数是有三对平行墙面的长方体﹐其中每一对平行的墙面可能产生的两种反射声对音质特别有害﹐应该尽量避免。
驻波﹕这是声音在一对平行墙面之间反射产生的固有共振﹐于是在室内的固定地点﹐某些频率的声压由于与房间共振频率相同而大小加强﹐其它频率的声压则较小﹐甚至听不见﹐这种现象称为产生了驻波。实际房间中的驻波并不仅仅限于平行墙面之间﹐但平行墙面之间产生的驻波影响最大。由于房间驻波的存在﹐使得本来频率响应相当均匀平坦的音箱﹐在聆听点处的频率响应也变得高低起伏不均匀。驻波的影响主要出现在低频段﹐房间庭听音室一般总是较小因此驻波产生的声音染色不容忽视。
颤动回声﹕平行墙面之间可能产生的另一种有害反射声是颤动回声﹐这是一连串周期短的脉动回声。如果声音在壁面之间来回反射多次仍不衰减时﹐就会听到时间间隔相同反复出现的颤动回声。这种回声会损害放音的清晰度﹐通常可以通过拍手声来检查室内是否存在颤动回声的现象。当然﹐应在比较静的环境下拍一下手听一听。如环境吵闹则可能不易觉察。通常的听音室都注意到了要在墙面上铺吸声材料﹐故颤动回声不易出现﹐尤其当房间较小时。相对而言﹐驻波的频率较低﹐墙面吸收往往不太有效﹐是影响房间音质的最大问题﹗
TOP
54#

各种物体的吸音系数参考表
各种物体的吸音系数参考表    

物体名称    对各频率的吸音系数
    125 Hz    250 Hz    500 Hz    1000 Hz    2000 Hz    4000 Hz
钢筋混凝土    0.01    0.012    0.015    0.019    0.023    0.035
上过漆的墙    0.012    0.013    0.017    0.020    0.023    0.025
磁砖    0.017    0.026    0.03    0.031    0.033    0.036
玻璃    0.018    0.02    0.025    0.027    0.028    0.03
靠背椅    0.02    0.02    0.34    0.036    0.04    0.04
墙贴布(360g/m²)    0.03    0.04    0.11    0.17    0.24    0.35
穿孔吸音板(纸质)    0.31    0.33    0.47    0.53    0.59    0.64
每一人体    0.33    0.41    0.44    0.46    0.46    0.46
墙贴布(550g/m²)    0.04    0.07    0.13    0.22    0.33    0.35
榉木地板    0.05    0.03    0.06    0.09    0.10    0.22
墙贴丝绒(650g/m²)    0.05    0.12    0.35    0.45    0.38    0.36
丝绒离墙10cm    0.06    0.27    0.44    0.50    0.40    0.35
丝绒离墙20cm    0.08    0.29    0.44    0.50    0.40    0.35
板凳    0.09    0.12    0.14    0.16    0.15    0.16
厚绒毛地毯    0.09    0.08    0.21    0.27    0.27    0.37
厚绒毛地毯    0.11    0.14    0.37    0.43    0.27    0.25
TOP
55#

议题:喇叭摆位的要诀
  发烧友玩Hi-Fi的最大问题是喇叭摆位不佳﹐想取得靓声﹐最重要的关键是在房间内为喇叭摆位会影响音色平衡度﹑低频质量﹑音场深阔度﹑中频清晰度以及结像力。正确的摆位方法是最先比较大幅度地移动喇叭位置﹐然后逐步轻微地称位﹐直至觉得声音圆滑为止。摆位正确时﹐整套体系会活起来﹐而它只不过花你几个钟头时间。  让我们先列出摆位影响声音的6大因素﹐然后再逐一详细研究。    1﹑喇叭与聆听者之间的关系最重要。两只喇叭与聆听者之间应构成三角形的位置﹐否则你永远不能听到良好的音场与结像。    2﹑喇叭至后墙的距离会影响低频分量﹐喇叭越是接近墙壁与角位﹐低音越多。    3﹑喇叭与聆听者在不同位置会听到不同的房间谐振。谐振越少时﹐低频与中音才会更清晰    4﹑将喇叭拉离后墙越远﹐音场越佳﹐特别是深度。    5﹑聆听位置的高度对音色平衡度有影响。    6﹑将喇叭向内拗(英文中的toe-in)会影响音色平衡度(特别是高频份量)﹑音色场度及结像力。  我们以下逐一分析:  1﹑喇叭与聆听者之间的关系  想取得靓声﹐聆听位置(俗称“皇帝位”)与喇叭之间的距离应比两个喇叭之间的距离大一些﹐见图1。在此处﹐乐器有结像力及声音最好﹐至于两个喇叭之间距离应该多远﹐其中有妥协存在﹐两个喇叭拉得过近时﹐音场又太窄。聆听位置摆得好时﹐中间音像最佳﹐同时又有宽阔音场﹐你可将皇帝位移前移后来试听﹐多数会找到一个听到靓“定位”的位置﹐试音时可用一些中间定位明确的录音作为准则。  喇叭与皇帝位的关系还涉及到房间因素﹐你可以将喇叭拉得很近﹐而坐得离喇叭很近来聆听﹐但也可将喇叭拉得很开而坐得很远来聆听﹐假如采用后者方式﹐房间对声音的影响会较大﹐因为你坐得越近﹐听到的直接声便越多而反射声越少﹐一般来说﹐坐得越开来聆听﹐声音会更开放﹐坐得越近﹐则声音更为直接到耳﹐有些喇叭要你坐得较远来聆听﹐以便喇叭不同单元的声音可以温和。  2﹑喇叭越近墙壁﹐低音越多  房间四周墙壁对喇叭的整体音色平衡度有很大影响﹐喇叭靠近墙壁会加强低音﹐令音乐回放更具份量感﹐有些喇叭设计上是要靠近墙壁才取得自然的音色平衡度﹐如果把它们拉出﹐声音便会偏薄﹐另外有些喇叭则起码要离墙3英尺﹐否则声音变得又厚又重﹐如果阁下在摆位方面有所限制﹐买喇叭时应有抉择。  喇叭靠近墙壁时﹐低音能量撞向墙壁再反射回房间中﹐所以低音增强﹐表1显示喇叭的频率在无反射室与正常房间的分别﹐你可以看到﹐后者的低音不但更多﹐而且也伸展得更低﹐喇叭靠近任何一面墙壁(地下﹐后墙﹐侧墙)都会加强低频份量﹐喇叭越是接近墙角位﹐你听到的低音越多。  喇叭摆位与墙壁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到频率的峰值点﹐摆位摆得好﹐不但可令喇叭的频率自然伸展﹐而且可以避免蹭出现谷峰。摆位不佳的话﹐低频会有渲染。  很多喇叭厂家证明产品应离后墙和侧墙﹐你听到的侧墙反射声越多﹐这是有害无益的﹐如果侧墙上用调音材料处理过﹐当然侧墙反射声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3﹑不同的喇叭与聆听位置﹐会听到不同的谐振模式  房间谐振模式指某些频段出现峰值﹐或称“驻波”即某个低音频段特强﹐令声音有泻染﹐驻波的模式是取决于房间的尺寸及发音点的位置﹐只要将喇叭与聆听者放在最佳位置﹐低音便会出得比较圆顺。  根据实际体验所得﹐想取得最佳的低频响应﹐喇叭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应为房间长度的三分之一﹐如果这样摆位不可行﹐可以试试房间长度的五分一﹐这两个位置都能引发驻波﹐帮助喇叭与房间结合﹐可能的话﹐聆听位置最好是在房间长度三分之二处。  用以上方法作起步﹐播放一些有大量低音的音乐﹐然后将喇叭及皇帝逐步(一英吋一英吋)移位﹐直至听到低音伸展圆滑及与其它频段混和有致为止﹐当你听到低音最圆滑之际﹐便会发觉中音的清晰度与分析力也有所改善。  用来评测低音与中音的最佳测试信号简称MATT(Music ArticulationTestTone),是由一段段的信号组成﹐信号之间有一段沉寂﹐如果用耳筒或将耳朵靠近喇聆听﹐有声与无声的段落一清二楚﹐绝不含糊﹐但如果部分频段受房间影响﹐那么某些信号便会变得含混﹐表示此一频段有问题﹐你便可对症下药﹐这种MATT信号在Sterophile试音碟CD2之内可以找到﹐而且CD说明书内有更详尽的说明。  想知道如何找到喇叭与皇帝位的最佳位置﹐最好方法不如买一份名为TheListening Room的计算机软件─IMB机种合用﹐售价47.50美元﹐Sitting DuckSoftware发行(美国电话503-935-3982)﹐它先向你房间尺寸和喇叭及皇帝位的位置﹐然后就会用图表显示有关的房间谐振的变动模式﹐直至你找到认为满意的喇叭摆位和皇帝位为止。  4﹑喇叭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影响音场表现  一般来说﹐喇叭离后墙越远﹐音场越深﹐喇叭接近后墙是很难营造出深阔音场﹐将喇叭拉出几英尺﹐音场表现之差别有如天地﹐可惜的是﹐很多客厅都不可能让你把喇叭拉到很近﹐如果你一定要把喇叭摆事实近后墙的话﹐便要在墙上作适当的吸音处理。  5﹑聆听高度与音色平衡度  大部分嗽的音色平衡度会随着聆听高度而改变﹐但改变的只是中音与高音﹐高音单元同一高度或位于两个高音单元多数会位于离地32英吋至40英吋之间﹐以配合一般人的聆听高度﹐如果阁下坐在可以调校高度的办公椅下﹐便可轻易听到其中的区别。 聆听高度影响声音效果有多大﹐也要视不同喇叭而定﹐有些喇叭具有颇大宽容度﹐区分并不那么明显﹐有些却有显著区别﹐你伸一伸懒腰都可听到不同的声音﹐想取得良好的音色平衡度﹐请选用一张坐上去可以令耳朵与高音喇叭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6﹑喇叭拗入(Toe-in) (腑视图)    相对喇叭平衡而言﹐喇叭的拗入是另一种摆位方式﹐见上图。但其中并无规则可言﹐拗入多少要视喇叭与聆听环境而定﹐有些喇叭需要拗入﹐有些则需要平摆﹐喇叭拗入摆放对声音有多方面影响﹐包括中高音﹐音场结像力﹐空间感及压迫力等。  大部喇叭在三角形聆听位置听到高音最多﹐于是将喇叭拗入时会接收到更多高音能量﹐所以一些本身过份光辉的喇叭在toe-in时就会听到过多高音。  Toe-in也影响到你听到的直接声与反射声的比例﹐喇叭拗入时﹐会将主要的声音能量射向聆听者﹐如果聆听房间的墙壁反弹声音较强﹐将喇叭拗入明显有好处﹐因为侧墙的反射声会较少﹐相反地﹐减少Toe-in角度会令你听到较多的反射声﹐但也可得到更佳空间感﹐音场也更阔大。同样地﹐toe-in可以改善结像力﹐很多喇叭在toe-in可以有更佳的音场表现﹐音像更为立体清晰。最佳toe-in角度往往是一种妥协﹐toe-in多时﹐音场够靓﹐但高音过多﹐没有toe-in时﹐高音顺滑很多﹐但中间结像又比较含糊﹐空间感亦然﹐喇叭平摆时音场开放阔大﹐但不够精确﹐toe-in之后音场缩窄﹐但结像力更佳﹐总而言之﹐toe-in多少要视喇叭﹐房间和个人口味而定﹐唯一的办法是不断移位﹐不断聆听。  两个喇叭toe-in角度一致非常重要﹐最简单的方法是量度后墙至喇叭背面的距离﹐量完一边再量另一边。另一方法是从皇帝位观察喇叭的toe-in角度﹐凭你看到喇叭声箱侧面多少便能决定两个喇叭的toe-in角度是否一致。结论  喇叭摆位是改善声音效果的最佳方法﹐它不用花钱﹐也可以提高你分辨声音质素的能力﹐而且可以令平凡的效果变得出色(就算器材与喇叭不变)﹐在你花钱将器材升级或进行吸音工程之前﹐请先肯定你是否已经利用喇叭摆位将体系的潜质发挥尽致。  你为喇叭找到最佳位置之后﹐便要加上钉脚﹐四个(或三个)钉脚都应该负担同样重量﹐这样喇叭就能站稳﹐不会左摇右摆。我们可通过喇叭摆位来控制声音效果﹐改变喇叭至后墙或侧墙的距离可控制低频质量﹐改动喇叭及聆听者的位置可以减低房间谐振的影响﹐高速聆听高度及toe-in角度则可改善音色平衡度﹐改变toe-in角度可轻易改动结像力与空间感﹐而将喇叭拉离后墙可增加音场深度。
TOP
56#

音/视频接线端子大集合
    
RCA插头及插座



    这是目前为止最为常见的一种音/视频接线端子﹐这种双线连接方式的端子早在收音机出现的时代便由RCA录音公司发明出来﹐还有一个更老式﹑也比较奇怪的称呼叫作“唱盘”接头。RCA端子采用同轴传输信号的方式﹐中轴用来传输信号﹐外沿一圈的接触层用来接地﹐也可以用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和仿真视频信号。RCA音频端子一般成对地用不同颜色标注﹕右声道用红色(字母“R”表示“右”或者“红色”)﹔左声道用黑色或白色。有的时候﹐中置和环绕声道连接线会用其它的颜色标注来方便接线时区分﹐但整个系统中所有的RCA接头在电气性能上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讲﹐RCA立体声音频线都是左右声道为一组﹐每声道外观上是一根线。
XLR平衡端子

    这是一种三线的连接端子﹐三根导线分别是正极﹑负极和屏蔽。XLR被称作“平衡端子”和“麦克风插头”﹐一般来讲应用在专业或广播电视领域﹐但在一些Hi-End级别的消费器材中也得到采用﹐在前级放大器和后级放大器之间进行信号传输。在连接方面﹐三线XLR插头输出音频信号﹐而三线插孔输入音频信号。XLR端子的优势在于平衡线性传输信号﹐这样可以在长距离传送音频信号时大大减少电子系统工作时的电磁﹑射频干扰而在音频信号中产生的噪音和哼声。不过呢﹐在一般的消费类家用电器中﹐XLR传输的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
Phone/Mini-phone耳机端子


    标准的1/4英吋(6.35mm)直径的耳机插头和插孔的设计是从早期电话接线板来的﹐这种接线端子在AV器材上一般是三线结构(分为左/右声道各一以及接地)﹐作立体声信号输出。耳机插头与插孔通常也用于专业或广播器材上﹐此时是双线结构(分为信号和接地)用于传输单声道信号﹔有时也采用三线结构(分为正极﹑负极和屏蔽)以平衡方式传输单声道信号。而直径1/8英吋(3.5mm)的小型耳机端子在功能上是和标准耳机端子一样的﹐多用于便携式器材上供立体声信号传输。
Coaxial同轴端子

    按照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 Format﹐索尼-飞利浦数字界面格式)的标准﹐外观与RCA仿真音频端子一样的线材也可以用于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同轴端子可以用于传输立体声(CD格式)或多声道(杜比数字/DTS)数字信号﹐插头一般用桔红色和黑色进行标注。尽管任何采用RCA插头的线材都可以用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但是最好还是使用专门为数字音频设计的线材﹐以取得尽可能好的传输效果﹐也就是说﹐插头和插孔的阻抗都要标注为75Ω。
Toslink(Optical)光纤端子


    Toslink光纤端子的标准和同轴RCA端子是一样的﹐都是SPDIF数字音频格式﹐但是数据传输不是通过波动的电流﹐而是通过脉动的光波﹐采用特殊的光纤维作介质。从Toslink的输出端口﹐你可以看到红色的光线﹐这不是激光﹐也不会对人眼有害。污物和灰尘会阻碍光波的传输﹐所以使用时不要用手接触连接口﹐不用的时候也要把防尘帽套到端口上﹐另外﹐光纤线也不能够过分地弯折扭曲﹐否则会造成永久性的损伤而不能使用。

AES-EBU(XLR)数字平衡端子


    这种端子被“音频工程师协会”(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简称AES)和“欧洲广播联盟”(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简称EBU)采用﹐基本设计与传输仿真音频信号的XLR平衡端子一模一样。这种连接方式在专业音频设备中非常普遍﹐不过在家用领域﹐仅在一些超级Hi-End的立体声和家庭影院设备中被采用。

弹簧夹


    这种连接方式多见于平价的AV接收机﹑双声道放大器和入门级的音箱上。使用起来也很简单﹐压住弹簧夹﹐把裸线线头插进线孔里去﹐放松弹簧夹把线头夹紧。因为弹簧夹内部的簧片安装得非常接近﹐所以在相对的一个小范围内会有电磁接触。不过对于最大输出功率在100W以下的音箱连接中使用是足够的了。

香蕉插头




这种插头的名字来自于它稍稍鼓起的外形。插入上面提到的多用插座正面的孔时非常方便﹐插入后也可以形成非常大的接触面积。这种特性使得它被优先使用在大功率输出的器材中﹐用以连接音箱和接收机/放大器。有时候也可以看到被分为两组的香蕉插头﹐称作“双香蕉插”﹐不过并不是在所有器材(特别是音箱)上都能够使用。

Composite复合视频端子


    这种端子的外形和用于传输仿真和数字同轴信号的RCA端子一样﹐其名称的来源是因为复合视频端子通过单线同时传输色度(各种色彩)和亮度(黑色与白色)信号﹐通常外观标注为黄色。从使用上来讲﹐只要是RCA插头﹑用同轴方式传输信号的线材都可以用来传输复合视频信号﹐不过特别设计的75Ω阻抗的线材能还原更优秀的图像﹐特别是在长距离传输时区别更明显。这是因为特别设计的线材更能够减少阻抗不匹配和信号反射对于图像的影响﹐减少重影。复合视频端子最常用﹐但也是保真度较低的一种视频传输方式﹐所以在要求图像还原质量的时候S视频端子和色差视频端子更适用。

S视频端子


    由于S视频端子采用分离的线路来传输彩色视频信号中的色度和亮度信号﹐所以和采用单线同时传输色度﹑亮度信号的复合视频端子相比﹐还原出的图像质量明显要好一些。S端子采用的是独有的四针插头(正式名称是mini-DIN连接头)。在使用时一定要搞清楚插入的方向和位置﹐如果使蛮力瞎插﹐会弄弯针头﹐造成插头损坏。

Component色差视频端子


    色差视频端子的英文名来源于这种端子是把视频信号分离为3个不同的基本部分(Component)来进行传输。因此色差端子采用3条分离的信号线传输信号﹐所还原的信号质量也要好过复合端子和S端子。从外形上讲﹐色差端子是与普通的RCA端子是一样的﹐不过是将3根线组合在一起使用﹐但3根线所传输的信号是完全不同的。这3组信号分别是﹕亮度(以Y标注)﹐以及从三原色信号中的两种──蓝色和红色──去掉亮度信号后的色彩差异信号(标注为Pb和Pr)﹐在三条线的接头处分别用绿﹑蓝﹑红色进行区别。这三条线如果相互之间插错了﹐可能会显示不出画面﹐或者显示出奇怪的色彩来。有的DVD播放机会使用BNC插头插座(参见下文RGB+H/V视频端子中的内容)来作色差信号传输。
    在有的器材上﹐还可以看得到色差视频端子被标注成“Wideband”(宽频)﹑“HDTV-Ready”(HDTV预备)﹑“HDTV-Capable”(HDTV可用)等等﹐这些标注意味着可以从HDTV调谐器﹑逐行扫描DVD播放机﹑倍线器或其它的一些视频处理设备中输出色差信号﹐并且也可以在高清晰度电视和监视器上正常显示。如果你的电视机不具备接收高清晰度信号和逐行扫描信号的功能﹐即使用色差端子输入这些信号也得不到什么画质上的优势。

D视频端子


    这种端子由于外形接近英文字母“D”因而得名﹐通过数字方式传输视频信号﹐直接输入到具备D视频接收端子的视频显示设备﹐避免了通过仿真视频信号传输方式传输信号的过程中的数字-仿真的转换过程﹐因而更能提升数字视频还原质量。D端子目前分为D1﹑D2﹑D3﹑D4﹑D5共5种﹐外形相同但能够传输的视频信号频宽不一样﹐数字越大传输频宽越高。D1只能传输480i的信号﹐D2对应480i和480p﹐D3对应480i/480p/1080i﹐D4对应480i/480p/1080i/720p﹐D5规格最高﹐能够传输480i/480p/1080i/720p/1080p

RGB+H/V视频端子


    “RGB+H/V”代表红﹑绿﹑蓝视频信号外加上水平﹑垂直视频信号。这是在专业视频显示和计算机显示屏上长期使用的一种传输方式﹐如今被应用到了HDTV领域﹐你可以在HDTV显示器和投影机(包括一些并非是高清晰度的型号)上看到这种5头的输入端口。一般来讲﹐RGB+H/V输出输入端子都采用如图中那样的BNC(Bayonet Neill-Concelman﹐“尼尔-康塞曼插刀”﹐以这种插口发明人的名字命名)插头插孔﹐这种连接头采用插入并旋紧的方式﹐多用在专业的实验室设备上﹐提供极其牢靠的连接。有的时候﹐RCA连接头也会应用到这种连接方式上﹐例如﹕从计算机或专业视频设备中用RGB+H/V端子输出信号﹐信号线的另一端用VGA端子输出信号﹐但这种使用方法成本比较高昂。

VGA视频端子



    对于有过把计算机显示器接到主机上的人来说﹐VGA这种标准的15针D型口端子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从信号传输的原理来讲﹐VGA端子和RGB+H/V端子是一样的﹐只不过外形有所不同。在视频器材上﹐VGA端子多用在HDTV调谐器上作信号输出﹐或是用在HDTV显示器和投影机上作信号输入。

DVI视频端子


    DVI的全称是“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同VGA和RGB+H/V端子一样﹐也是从计算机领域内移植到家用器材上。DVI采用一个近似长方形的18针连接头单向传输数字视频信号﹐例如﹕从HDTV调谐器到HDTV显示器传输视频信号。由于DVI连接方式完全避免了通过仿真视频信号传输方式(如色差端子﹑RGB+H/V端子﹑VGA端子这类宽带视频连接方式都仍然是仿真传输)传输信号的过程中的数字-仿真的转换过程﹐因此对于固定像素的等离子﹑LCD﹑DLP等显示方式来说﹐有着更大的潜力实现更优秀的数字视频显示质量。在一些最新的HDTV设备上﹐DVI连接方式已经得到应用﹐为了避免DVI数字信号被非法复制﹐这些机器上还同时采用了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宽带数字内容保护)防盗拷技术。


FireWire火线端子



    这种连接方式的名称由苹果公司发明﹐满足IEEE 1394数字界面标准﹐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计算机和音响类产品上。索尼公司将之称为“i.Link端子”﹐其它的一些厂家也有各式各样的叫法﹐比如有的叫做“DTV Link”。这种连接方式采用细小的长方形4针端子﹐数字符串行界面﹐双向传输﹐传输速度高达每秒400M﹐用于内置硬盘的计算机﹑计算机音视频编辑系统﹑数字摄像机﹐或是HDTV调谐器。在一些计算机设备上还可以看见一种较大的6针火线端子﹐同时传输数据和提供电源。在HDCP防盗拷技术出现之前﹐火线端子在HDTV设备上被完全禁用以免非法盗拷﹐不过却大量使用在数字摄像机的连接上。

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子


    USB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采用长方形或类似于长方形的端子﹐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代了个人计算机中使用的老式9针串行端口﹐当然在家庭影院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长方形端子(或称A类端子)多见于计算机主机上﹐而类似于长方形的端子(或称B类端子)常见于计算机外设设备。对于音视频方面的使用来说﹐USB端子多用作计算机间﹑服务器之间﹑便携式MP3播放机和计算机音视频录音/编辑系统﹐作数据输入/输出传送。

Ethernet(RJ-45)以太网端子


    这种端子的外形象大一号的电话线插头插孔﹐使用起来也是一样﹕插进去卡紧﹐按下塑料簧片拔出。以太网端子从计算机领域移植过来﹐多使用在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的家庭影院器材﹐如接收机﹑硬盘录象机和数字音乐服务器上。几乎每家计算机/电子商店里都会有这种插头和线材出售﹐而且都是已经连接好了的。

RS-232端子


这种9针端子在一些A/V器材上可以看到﹐与DB-9插孔配合使用﹐多用于器材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用作控制和数据交换﹐同时也用作家用自动控制系统(如触摸屏控制器)的标准界面。

F-type(antenna)天线端子


    这种端子是同轴方式连接﹐多见于接收机和前级放大器/调谐器﹐用于连接FM天线﹐接收微弱的RF射频信号。这种端子有插入式和旋入式两种﹐后者在有线电视信号线和室内天线设备中可以见到。

Telcom(RJ-11)电话线端子


    在音视频器材领域﹐这种端子多见于卫星接收机和硬盘录象机﹐它们内部的调制解调器可以通过这种端子拨号上网﹐传输电视节目表这类数据。在使用上与普通电话机的接线完全一致。

Mini-phone微型耳机端子


    这种端子的外形和上面提到的用于立体声仿真信号传输的耳机端子是一样的﹐不过它只是双线连接﹐分别用来传输信号和接地﹐而不是象耳机端子那样用三线来传输立体声信号。这种端子多见于A/V接收机和前级放大器背板上﹐采用12V电压的输出/输入激发方式来控制其它外围器材的电源开或关。同时﹐这种端子还用于传输红外线遥控信号﹐所以如果你使用的各类器材是同一厂家的产品﹐就可以用遥控器指向其中某一台机器﹐而同时又控制其它一些不便直接操作的机器。

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界面端子


    这种端子全称是“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界面)端子﹐目前尚未使用在任何一款正式销售的产品上﹐不过未来它很有可能是一种标准的连接端子。对于数字视频传输来讲﹐它的基本原理是同DVI端子一样的都是单线传输﹐不过它还同时传输立体声及多声道数字音频﹑内部及红外线遥控信号。这种19针端子明显小于DVI端子﹐看上去更象是USB端子。装备HDMI端子的HDTV显示器和信号源器材(首先用于调谐器和DVD播放机中)估计在明年年初会出现在市场上。通过一个转接头﹐具备HDMI端子的设备可以向下兼容具备DVI端子的设备﹐当然这样的连接法就不一定象HDMI端子直接连接那样可以完全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了。
TOP
57#

顶下
TOP
58#

多谢L版,好贴!
TOP
59#

看得俺头昏眼花,腰酸背痛,8过还是要顶一下,谢谢了!
TOP
60#

好帖!
辛苦啦,L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