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历在目”的诱惑…… [复制链接]

查看: 15071|回复: 71
1#
与“历历在目”相关联的词还有“穿墙破壁”、“触手可及”、玲珑浮突”等等,主要是关于音场、层次感、3D立体感、定位凝聚、清晰通透度等等方面的要素。

能玩出“历历在目”是对发烧友心力的巨大挑战,也的确是对发烧友极大的诱惑。

我这样说,一定有不少烧友诘问:

“我房间很不理想,有可能实现‘历历在目’吗?”
“我囊中羞涩,器材档次不高,敢奢望吗?”
“音乐为主,HIFI为辅,有必要这样整天瞎折腾吗?”
“我也听过不少贵价系统,自己也换过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器材,似乎仍未领略到,那些写手是否言过其实啊?”
…………

我在此抛砖引玉,希望众大侠发表高见,共同探讨交流!


下一贴我将结合具体案例,谈谈我对“历历在目”的理解和感受。

再复习一下:
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发烧房:宽4.2米,长7.6米,左边是餐厅,皇帝位后被卫生间的一堵墙占去一点空间。音箱背墙几乎是一整面玻璃窗,音箱距背墙约2米,左右音箱相距约2.4 米,皇帝位距音箱差不多也是2.4米——典型的正三角形监听摆位法,这样可以听到最多的细节、最强烈的质感、最深阔的音场、最玲珑剔透的聚焦和定位及最佳的透明度。
我的听音空间够宽大,够硬调,也为实现我的理想创造了可行性条件,我到过许多经过刻意吸、扩设计的发烧房,发现它们中的大多数存在声音呆、笨、滞、死的弊病,缺乏音乐的灵性的鲜活度。

[upload=jpg]Upload/20056241145577185.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安德森 在 2005-6-24 1:16:28 发表的内容
我到过许多经过刻意吸、扩设计的发烧房,发现它们中的大多数存在声音呆、笨、滞、死的弊病,缺乏音乐的灵性的鲜活度。



非常对。只要房间不是钻石型的,而又比例对称的话,一些简单的吸音、扩散设备就已经很好效果了,甚至如果摆位好的话,一切都不需要。
最后编辑eric
TOP
3#

那就是说一定要两边都有墙了?
TOP
4#

petershao 在 2005-6-24 8:38:02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直等到今天才发这个帖子?我还想问一句,如果音箱一边有墙一边没墙,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用什么方法解决?



在没墙的一边筑一面墙。
TOP
5#

在没墙的一边筑一面墙
------------
怎么想到一块了!
TOP
6#

常见的一个认识误区就是以为凡是吸声材料都能很好的吸声,如地毯、泡沫、丝绒等等,其实吸声材料大多数都只能较好的工作在某一频段,要得到好的结果就必须在精确计算的前提下配合使用几种材料,并且有可能多次进行修改。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瞎碰也是出不了靓声的。
TOP
7#

petershao 在 2005-6-24 9:36:05 发表的内容
那就是说一定要两边都有墙了?


或者就两边都有墙了,或者就两边都没墙了。

或者就两个箱子都响了,或者就两个箱子都不响了。
TOP
8#

为什么直等到今天才发这个帖子?我还想问一句,如果音箱一边有墙一边没墙,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用什么方法解决?
TOP
9#

安德森 在 2005-6-24 13:03:41 发表的内容
petershao 在 2005-6-24 8:38:02 发表的内容
……如果音箱一边有墙一边没墙,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用什么方法解决?


如果港台杂志看的多,就会发现许多发烧前辈及著名写手家中的听音环境也很不理想,甚至美、加许多发烧友的烧房也是半开放式的,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在与听音环境作斗争。

SHAO兄,如果你真的遇到音箱一边有墙一边没墙,实在不必耿耿于怀,运气好的话,就被你撞到靓声。但如果你认为不把另一边砌一堵墙晚上就睡不着觉,那也未必是福。

换了我,可能会在音箱到后墙之间的侧面摆一些可移动的书柜、唱片架、屏风之类的东西,调整一下房间的反射声波,同时在无墙的一边随意堆放一些杂物(LP大人允许的话),有时房间越乱,反而容易取得靓声,但切记不要又是厚窗帘,又是厚地毯,两侧还要放大量的吸音材料,那样的话,会大量浪费功放的功率,还会带来呆滞笨僵的反效果。

发烧友遇到半开放房间的时候(不管是哪一面没墙),请不要灰心,,多实践,多摆位,说不定你的空间感、堂音、音场层次、活生感、从容自然度还要优于密闭房间也未必啊!


很难做到在房间里随意摆放一些东西,唯一的办法就是换房。
TOP
10#

果真如此還是個人感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