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器材摆放
每次在环亚饭店的音响展或者试听室播放完音乐之后,经常由有人问我说:为什么在你们这些厂商这边听那么好听,买回家听却没那么好听?其实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一些想发烧但还没发烧到一定程度的爱乐者,大多数刚玩HI-End的朋友,对音响的放置十分随意,殊不知,一套随随便便摆置着的音响,接通后其表现力最多只能发挥50-60%.其实在音响店试听之所以感觉不错,那是因为那里不管是聆听环境,音响器材及器材摆置完全依照着声学的原理精心规划及摆设,所以只要您好好的用心的摆放您一样可得到好音效(至少对我们所卖的音响系统,我们敢保证如此).
对于音响的摆放,并不一定要以很高深的物理或者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作为依据,您只要照着发烧友的经验谈,依样画葫芦,就可以很快的让您的音响发挥的淋漓尽致,以下我们要谈一些最基本的音响摆设提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一.扬声器的摆放:
对于扬声器的摆放,一般经常被大家采用的摆法大概有几种说法﹕
(1)将房间对角三等分,其三分之一的长度就是喇叭离后墙的距离.
(2)将房间的高度乘以0.618就是喇叭离后墙的距离.
(3)按"三一七"比例法,即先决定你的聆听位置,然后将喇叭摆到座位与对面墙之间三分之一处的距离,而两只喇叭相隔的距离是你与喇叭直线距离的0.7倍.
以上三种摆法,几乎都强调喇叭离墙的距离在1─1.5米为宜,据实际摆放的结果,音场表现确实会好很多.但这对专属的音响室或试听室或许可以,但实际上,对一般的住家的客厅很难可以如此摆法,尤其是喇叭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在怎么说,至少应有25公分以上的距离.
并且要注意扬声器的高度应以坐下时耳朵与喇叭高音单元齐高为宜.如果还想发烧一点的话,还可以考虑在与喇叭等高的墙面上贴上去吸音材料﹐如厚绒布﹑海绵等等.同时,喇叭不能摆放太高,更不能一高一低顺着家具的落差去摆.两只喇叭微微向内投射的角度一般是15度左右.
二.音响器材间的叠放
(1)将器材放进柜里:有人为了整体家居的装潢,将器材放进定做的柜子里,这会因柜内空间所引起的潜振使音色浑浊.另外音响器材都会有散热的效果,尤其是扩大机更会散出大量的热能,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空气无法对流,会导致无法实时散热,器材易于过热,老化.假如您把喇箱装入墙壁,会使声音效果变得生硬无趣.
(2)叠放器材.很多人爱将CD,DVD,扩大机,调谐器,DAC..等机器重叠放置,这会引起器材间互相干扰,尤是CD与大电流的功率扩大机之间的干扰更严重,会导致音色偏硬及产生压抑感,正确的做法是将器材放在音响架上或一字排开.如果您无法完全单独摆放,而且不得不摆放在柜子里时,应注意柜子内应尽可能保持较大的空间,特别是大电流的功率扩大机工作时,柜子的门不能封闭,须保持空气流通,好用来散发热量.另外在层与层间尽量用脚垫将其垫高使得散热的热能不要直接影响到上下层的器材.
三.避震
如果您感觉您的音响的音场混浊,音质粗糙有毛刺,并且拖泥带水,那可能是避震不良所引起,我们可以用一些常用方法来改善器材的避震.
(1)避震器材的种类:
一般避震常用钉脚﹑防震板﹑防震架.
*钉脚,尖头触地,可将震动减至最小,一般与音箱配合避震.
*防震板用云石或玻璃承载器材.云石密度低,谐振高,会影响音响效果.玻璃密度比云石高,但却不厚实,谐振更严重.可用花岗石或麻石,尤其是麻石,密度最高,承载器材较理想,但厚度要3厘米以上.
*防震架一般采用金属或硬木制成,沉稳,坚固可充分避免系统中的各种震动,其每一层下都配有钉脚,避震效果更加良好.
(2)避震器材的材质:
不同材料的钉脚其听感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铁,钢质结像力强,极适合家庭影院.木,铜质音色柔润,适合听Hi-Fi.避震较好的器材听来低音结实不发飘,收放自如,层次感,解析力很强,且音场十分宽广.
(3)常用的避震方法:
钉脚,是发烧友普遍采用的避震材料,除了使用在扬声器上,它还能把器材的谐振有效地导出机外.比如,在大理石或橡木或铁架下垫放三枚金属钉脚(二前一后,钉尖朝下),然后将功放机或CD机放于其上,这会令音响的分析力和聚焦结像力大为改善.又或者为简便经济,也可以用鼓形的,大象棋,或者六七枚硬币(用胶带固定),老人茶杯,乐高积木...来充当钉脚垫放于扬声器,亦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总之,想要有好音效,绝对不是把器材买回去摆着好音乐就出来了,认清自己的聆听环境,了解自己的音响器材的优缺点,耐心的布置及摆设,美声就会来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