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哥 德 堡’◆ —— 现场直击.P6 [复制链接]

查看: 15091|回复: 143
1#
[upload=jpg]Upload/200671911231090940.jpg[/upload]
最后编辑阿泰
分享 转发
TOP
2#

小衡 在 2006-7-19 12:23:30 发表的内容
这个东东真的一定要去看看!


是啊,就怕到时人山人海和只能走马观花不能停留。
TOP
3#

乐林8 在 2006-7-19 12:30:40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7191214281162.jpg[/upload]


非常精彩的造型!夜探美感!


东西方文化的展示

[upload=jpg]Upload/200671912412320992.jpg[/upload]
TOP
4#

“哥德堡号”历经艰辛的中国之旅

  经过了单调乏味的海上跋涉,某一天的早晨水手们欣喜地发现目的地广州就在眼前。“哥德堡号”停泊在广州黄埔古港,水手们忙于补充淡水和食物,并且尝试广州人“饮早茶”的美妙之处。商人们马上带着他们的白银奔向黄埔直街、十三行等多处集市,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购回大批的瓷器、茶叶和丝绸,这些都是欧洲人最喜欢、最流行的商品。

  坎贝尔深知,要实现去中国淘金的梦想,就必须拥有最坚固、最庞大、航速最快的船只。当时的瑞典在商船建造水平上堪称世界一流,无人可及,充满传奇色彩的“哥德堡号”就是其中的翘楚。

  当时的瑞典,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自然经济仍然是国家的基础所在。随着18世纪初期,瑞典在对抗丹麦、波兰和俄罗斯的北方大战争中被击败,其领土大大缩小,但与此同时,大量涌入的移民,给瑞典带来了各类技术娴熟的工匠、商人以及发明家,推动了整体的科技发展水平。在当时,建造这样一艘大型商船,无疑是项浩大的工程,通常需要十八个月的工期。但这一周期往往可以缩短,因为大量的分包商、木材商驻扎在船坞周围提供服务,从木料的购买到加工,已经有组织严密的供应体系为之运转。也就是在那个年代,瑞典诞生了天才的船舶设计师弗雷德里克?查普曼,这一切都为“哥德堡号”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TOP
5#

IT IS LIFE
TOP
6#

leslie 在 2006-7-19 13:44:04 发表的内容
IT IS LIFE
TOP
7#

用“阴沟里翻船”这句老话来形容古帆船“哥德堡Ι号”恐怕是比较贴切的。它3次往返于中国与瑞典之间,地球都被绕了好几圈,竟然在离哥德堡港口900米处撞在明显的礁石上沉没了,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好似一个征服了喜马拉雅的登山勇士竟然磕死在自己家门口的门槛上一样。

  于是,有关“哥德堡Ι号”为何神秘触礁成了当时、也是直到如今依然使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一种说法是船员自沉。也就是说,船尚在半途,船员已经把船上的货物卖给了两个买主,为了避免丑行败露和逃避法律责任,只好自沉于港口。另一种推测是公司面临倒闭和破产,为了求得破产保护,只好上演了一幕“苦肉计”。

  据说当时曾有司法介入,但调查了很长时间,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有人情味的解释,那就是:因为两年半的艰苦航行就要结束,船员们高兴之余,大肆庆祝。所以,全船上下喝醉了酒,无法正确控制大船的航线,最终导致触礁沉没。

  但是,由于东印度公司销毁了所有的账本,一切的假想都无凭无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渐渐地对这些无据可查的猜测失去了兴趣。只有一些热衷于探查沉船宝藏的冒险家,会在自己的探险目标中列出“哥德堡号”的名称。
TOP
8#


你上去没有?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67191595620200.jpg[/upload]
TOP
10#

人家的国王也来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