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223242526272829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说说LP与CD的差别 [复制链接]

查看: 33031|回复: 286
251#

是感观而非感官,不是器官哦。
TOP
252#

pp5188 在 2005-6-3 23:18:22 发表的内容
赞同威马兄的说法。
我的雅俊33CD机,君子P2+宝碟唱放差不多三倍的价格差,如果LP盘的质量好,那么CD和LP之间的差异真得很小。但不能否认LP伺候起来真得很麻烦。
所以,LP在回放上的优势不可忽略,但CD的方便也不能小觑。
我的观点是发烧友应各取所需。


有差异,不一定就一定要有优劣之分.只是少数人不能跳出这个圈圈.就像外面的社会,他一定要分个三六九等.技术本身就是各有特点,关键看人怎么应用.玩LP,玩CD,都可自得其乐.这个帖子的题目本来就是"LP与CD的差别".不要抱有有差异,必有优劣的心态来讨论问题,大家心情就会平和许多.
TOP
253#

Raxel 在 2005-6-2 9:24:36 发表的内容
其实争论的根源是在LP方,而不是CD方.某些LP玩家,喜欢用设备来衡量自己的音乐素质.LP记录的是音乐,CD记录的是声音?那那些不玩hifi器材的音乐创作者,演奏者,他们的音乐素质是怎么样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吧。
TOP
254#

有差异,不一定就一定要有优劣之分.只是少数人不能跳出这个圈圈.就像外面的社会,他一定要分个三六九等.技术本身就是各有特点,关键看人怎么应用.玩LP,玩CD,都可自得其乐.这个帖子的题目本来就是"LP与CD的差别".不要抱有有差异,必有优劣的心态来讨论问题,大家心情就会平和许多.
---------------------------------------------------
兄台执着和坚持令人感动!!!
自得其乐非常对!今天大家远离LP变得陌生,因此才有帖主惊人发现。。。。。。很多方面有差别差别累积顺理成优劣(量变成质变!!!)发现者兴奋得要公诸同好!所以。,。。。。。。。。。。。
最后编辑Real
TOP
255#

讲科学又没技术  听音乐又没那耳朵


大家谈LP  那么他说他买过
你跟他做听感对比 他说他搬国外去了
你让他对比国外软件片源  他又说他现在国内
终于在隔壁唱片发了张唱片的实物  却又是借他朋友的

各位兄长们  您们说说他到底凭借什么口沫横非混绕破坏公允视听呢?!!!



    


END!
最后编辑一瓣
TOP
25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257#

一瓣 在 2005-6-3 7:21:46 发表的内容
个人爱好无可厚非  但非要将其挤身定位于品位艺术修养 而相提并论空添蛞噪  这为人为我所不容

泛指一例说明--------- 电子琴广泛普及很有市场  但是没有真正的音乐人会舍弃钢琴而染指电子琴
大众化通俗易懂人人上手的  只是成功的消费品罢了  但要入流艺术留芳传颂的渊源   是相隔天壤之壑的!


如想听声 那么选择CD

如想赏乐 请玩味LP吧  *^-^*


玩LP的人都是这样自以为是的吗?我看不是,很少有像阁下这样“极高品位”的,并且在这个帖子里不断地空添蛞噪的。既然有流芳传颂的才干,不妨多说些有建设性的言语,让我等没品位的人见识见识。
TOP
258#

归根结底,音乐是模拟信息,以模拟方式播放是必然的,数码记录不适宜简单地记录模拟信息,而应该用于记录这些信息的参数。


现在不论是CD还是LP,最终播放,传到你耳朵的都是模拟声波.但这不代表,不可以在录音/混音/压片/回放这个链路过程中把信息转成数码信息,从而起到消灭信号损失和衰减的问题.

KENTRYFO 在 2005-6-4 17:02:40 发表的内容
再重复一次,Raxel兄所提的观点........我都理解!!
而且,我很佩服老兄对录音的认识。
DSD录音,同样是一种“现有”数码方式的录音,尽管可以根据前后取样作出一种修正,但是,我所指的是基本方式是错的,应用数码纪律音频的方式不应该是直接取样!如果现在还没有认识,10年以后见!100年以后见!
    关于怀旧和情趣问题,大家别误会了,我所指的不确定性形成“好”,对于LP玩家来说,也许很多玩家(包括LP玩家)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lp好玩的一方面——由于其重播的不确定而让玩家有一种演奏的不确定感受,但此仅仅是一方面,这方面并不是lp“必然”“可能”好于现有数码碟片的真正原因,也是许多发烧友认为LP玩家在自命清高,乃至迂腐为前朝“遗老遗少”的原因。可是,还有一个“好”的原因,仅仅因为它就是模拟的,其间,尽管无论任何记录方式都难免存在其失真和其丢失了信号,但就因为它的信息纪录是完全模拟的,就会更好听(——或只用更没有数码性这个提法会中立一点)!!以往我提到理想重播音乐的方式时,有朋友提到过“插电极听音乐”,今天正好派上用场了,(对不起,下来我要以自己主观的判断为依据,由于在日常听音中曾经聆听到的一些状态非常好的系统,同时,听到了他们LP与CD对比的效果那份听感就让我明白:数码声与模拟声的区别不是耳朵分别的,而是整个人去感受的,我们千万不能把普通CD系统上听到的杂音与数码声相混熬。)假如“插电极听音乐”那么,你的感官与精神将不堪现有数码媒体摧残!而听模拟媒体的声音,可能会安全一些。待..........


我真的不明白兄台一再重复的"不确定性"是什么.艺术表演有不确定性,但一旦被麦克风捕捉下来,那么在后面的步骤应该就是有确定性.前面已经说了如果同一专辑的LP,每张都有音乐表现的差别,那么很简单,这些都是废片,压片工厂明显有质量控制有问题.如果你说LP设备回放时的不确定性.那么一台经过精心调节后的LP设备,它的回放表现是有确定性的.如果同一张专辑,在它上面播放,每次音乐表现有明显差别,那么很显然这台LP没有调试好.如果兄台说不同的LP设备播放LP有不同音效,那么不同的CD机播放CD也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兄台的不确定性究竟在说什么?

对于数码技术和模拟技术之间差异错误认识最明显表现之一就是认为"数码的极限是模拟"

数码技术和模拟技术都是用于记录和恢复客观事物的手段之一.它们的极限是相同的,就是完整地记录和恢复原始信息.在我们讨论的领域就是记录和恢复原始音乐信息.两种技术面临的相同问题都是需要记录多少信息从而可以恢复原始事物(音乐)的原貌.

30ips母带比15ips母带可以记录更多的细节.45转LP比33转LP有更好的音乐表现.说明即使模拟技术更接近客观事物的模拟特性,但并非采用模拟技术就是完整记录了原始信息.如果无限提高信息采集量,就是通常说的极限,是可以100%的恢复出原貌.但同样,从实用角度而言,就有一个信息量和易用性妥协的平衡点.如果不考虑LP唱机的其他物理特性.例如唱针和唱片的摩擦.毫无疑问,如果有100转的LP的,那么一定会提供比45转更佳的音质.但是如果单面只能记录5,6分钟的音乐,那么实用性自然大打折扣.

使用模拟技术的记录方式,其实和数码方式的本质是相同的,就是通过采集一定量的信息来恢复原始事物的原貌.使用数码技术的记录方式,如果可以无限提高采集的频率,那么它的极限也是完整的记录原始信息.这就是有些人所谓的”数码的极限是模拟”.

模拟技术和数码技术在采集信息时的差异在于.数码技术在丢弃信息时有确定性.就是每隔多少时间采样一下,那么在2个时间点之间的信息就被丢弃掉了.模拟信息丢弃的信息有其不确定性.它在连续地采集信息,但如果带宽不够,它就每次采集部分信息,而不是完整的信息.同样在恢复过程中.数码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采集到的信息恢复出采样时间点之间丢失的信息.而模拟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采集到的部分信息恢复出完整信息.数码技术提高记录恢复质量的手段有2个.1.提高采集频率和信息量.2.使用数学,声学原理恢复丢失的数据(被某些人称为”人造声波”).而模拟技术提高记录恢复质量的手段只有一个就是提高信息采集量.

某些模拟技术支持者认为因为模拟技术更接近于客观事物的模拟特性,所以模拟技术一定可以更完整的记录,恢复所被记录的原始信息.这明显是错误的认识.其实数码技术和模拟技术本质是相同的,都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模拟特性.模拟技术的缺陷在于在记录至恢复这个过程中,被采集到的信息会在传输复制过程中进一步损失.而数码技术没有这个缺陷.目前为止,模拟技术的音乐记录领域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难进一步提高的困难境地.而数码技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技术本身而言,2者不存在优劣.所以某些人认为数码技术在音乐领域无法达到模拟技术的水平,完全是对两种技术差异的不正确理解.
TOP
259#

一瓣 在 2005-6-3 11:49:48 发表的内容


当全世界大部份人都用电灯来照明时,却有一小撮人喜欢烛光晚餐,为什么呢?情调是也!!!!!
但是,小心火烛!!!!!!!

---------------------------转载  ︿_@




返祖现象。
TOP
260#

再重复一次,Raxel兄所提的观点........我都理解!!
而且,我很佩服老兄对录音的认识。
DSD录音,同样是一种“现有”数码方式的录音,尽管可以根据前后取样作出一种修正,但是,我所指的是基本方式是错的,应用数码纪律音频的方式不应该是直接取样!如果现在还没有认识,10年以后见!100年以后见!
    关于怀旧和情趣问题,大家别误会了,我所指的不确定性形成“好”,对于LP玩家来说,也许很多玩家(包括LP玩家)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lp好玩的一方面——由于其重播的不确定而让玩家有一种演奏的不确定感受,但此仅仅是一方面,这方面并不是lp“必然”“可能”好于现有数码碟片的真正原因,也是许多发烧友认为LP玩家在自命清高,乃至迂腐为前朝“遗老遗少”的原因。可是,还有一个“好”的原因,仅仅因为它就是模拟的,其间,尽管无论任何记录方式都难免存在其失真和其丢失了信号,但就因为它的信息纪录是完全模拟的,就会更好听(——或只用更没有数码性这个提法会中立一点)!!以往我提到理想重播音乐的方式时,有朋友提到过“插电极听音乐”,今天正好派上用场了,(对不起,下来我要以自己主观的判断为依据,由于在日常听音中曾经聆听到的一些状态非常好的系统,同时,听到了他们LP与CD对比的效果那份听感就让我明白:数码声与模拟声的区别不是耳朵分别的,而是整个人去感受的,我们千万不能把普通CD系统上听到的杂音与数码声相混熬。)假如“插电极听音乐”那么,你的感官与精神将不堪现有数码媒体摧残!而听模拟媒体的声音,可能会安全一些。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