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ey 在 2005-6-3 11:01:17 发表的内容 quoteRaxel2005-6-3 10:02:42 2005-6-3 10:02:42 我是接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既然LP设备已经在加拿大,感性的认知遥远了。 |
我2个星期前刚回国,我本来就是在2地轮流居住,请不要将我个人的生活方式混入这次讨论当中.
harvey 在 2005-6-3 11:01:17 发表的内容 「LP在压片之前,已经由于在复制过程中丢失信息,而无法到达母带上的效果.这是模拟技术的缺陷,而非LP的缺陷.所以和RIAA压缩,扩展没关系.」
――请教复制过程中丢失信息,而无法到达母带上的效果,这是模拟技术的缺陷。何所指? |
兄台,不是我不回答你,但有些基础知识,兄台能否自己网上搜索一下.模拟技术的复制,每次复制过程中都会有信号衰减或者损失,我真的觉得没有争论的必要.
harvey 在 2005-6-3 11:01:17 发表的内容 我在下列网络上帖了一篇文章,解释激光唱片CD是怎样运作的 http://www.hifitime.com/ShowPost.asp?id=137 「模拟的直接声波是天然的,数字的人造声波是非天然的,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这里。」 "人造"声波?数字是如何一个人造声波? Raxel兄难道忘记了CD的量化过程产生正弦音波的吗?而且产生出来的正弦音波曲线充斥着阶梯形状的! |
LP也有一个取样信息量的问题.对数码技术而言,如果取样频率不够高,有时候需要各种方法去弥补丢失的信息.但模拟技术,信息丢失了,比较难在模拟领域对丢失的信息直接弥补.这就是为什么45转的LP好声过33转的LP.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多思考一下深层原因,这样有利于对事物有个全面的了解.
harvey 在 2005-6-3 11:01:17 发表的内容 我在这里并非否定CD的存在价值,但有一样我敢肯定的:SACD不会续存多久了!因为我个人认为它不值得去玩,花费多而享受的并不是像吹捧者的那样好!XRCD、XRCD2,同样是DSD方式录制,却能用普通CD回放就实惠得多了。 |
兄台,XRCD,XRCD2上面存放的是PCM信息,SACD上面存放的是DSD信息DSD就是为了克服PCM的天生技术缺陷,而开发的全新编码方式.兄台能否自己在这方面搜索一下.
harvey 在 2005-6-3 11:01:17 发表的内容 记得当年LP、CD并存初期,LP已经改以数字方式录音,我还是买LP而不买同录音的CD,一方面当时的LP仅是同版的CD的1/3价格,但主要的还是听感上LP被自已受落。这就是我说的主观听感占的成份问题所在。还有一点更重要的,(这个帖子叁与讨论的人都忽略了 ),那就是回放LP的唱盘、唱臂、唱头的质量,假如有幸能请到Raxel兄驾临舍下亲自聆听一次LP回放的效果后,我看这个帖子就不会再争持下去了。因为我的所有HIFI友了到访,都是指定希望聆听LP回放,尽管我有相当多相同的CD LP版本。
|
首先欢迎参加这次讨论,不过如果能够全部阅读一下前面讨论的交点,这样就不会多次重复同样的讨论.采取聆听的方式的确是一种手段.但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你就需要使用穷举的方式来证明问题.相同曲目的CD,LP并非一定是相同的版本.如果有机会,我的确愿意拜访兄台,交个朋友.因为许多玩家看到某些LP好过CD这个表面现象,但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