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 在 2006-4-5 12:40:53 发表的内容 我不知LP的频响是在什么电平测的,对于模拟信源,不同的信号电平频响是不同的。 如果现在所说的LP频响是0dB电平的频响,那-10dB电平、-20dB电平的频响是多少呢?音乐中的高频信号电平都比较低,用低电平的频响更有说服力。 CD因为格式所限,频响都是一样的。 一般的分析足够满足普通消费者;对于发烧的东西,需要全面的分析。其实,信噪比、失真也是一样,貌是指标高的,其实指标不一定好。 我们尊重专家、权威,但不要迷信。人人都有局限性。 |
"音乐中的高频信号电平都比较低"——对于20 - 20k范围内的信号有时候是,有时候却不见得是,尤其是高频成分比较多的弦乐器的合奏,这是Testament SBT1364舒伯特第六交第一乐章2分54秒左右的频谱分析:
[upload=jpg]Upload/2006451634343315.jpg[/upload]
左边的黄框的频率范围大概是4k - 9k中频,而右边的黄框则是18k左右的高频,从图中可见,高频段的能量并不小,甚至高频各频段能量的和似乎并不小于中低频能量的和。
要用足够的电平来测试是有根据的。因为有些敲击乐器在20k以上拥有很大的能量,由加州理工大学电子学系教员James Boyk的这份报告:
http://www.cco.caltech.edu/~boyk/spectra/spectra.htm
我们得知:对于管弦乐团常用的敲击乐器铙钹,它撞击发声的时候,有40%的能量是处于高于20k的频段的;另外还有不少乐器它在高于20k的频段内有不可忽略的能量。
所以用足够强的电平来测试一种播放格式是有根据的。另外,电平越大、频率越高的时候,一个电子系统的非线性效应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用足够强的信号去测试,更有利于我们评估到这个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信噪比、失真都是硬指标,指标高的必定比指标不高的那些更忠实于源信号;至于个人喜欢指标高或者低的(或者说喜欢某种失真或者不喜欢某种失真),那这已经不属于电声学的范围了。当然衡量一个系统并不只是常见的这几个指标,在更专业的领域里面早已有一大堆成熟的指标规范来全面衡量了——只不过普通消费者无法熟练掌握,也没必要去了解这些;这就好比我们使用电脑,但不必知道如何去制造电脑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