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理解的数码声和模拟声 [复制链接]

查看: 36532|回复: 241
101#

dr kuang 在 2006-2-24 17:40:28 发表的内容
先不讨论你用什么设备来重播LP唱片的问题。

那么你的意思是说现场音乐会“吵死”了?:)


对于大编制的作品,有时的确是有这种感觉。
TOP
102#

其实数字只不过是模拟技术的补充,而不是取代,如果说数字采样和量化都到了无限大,那不就是模拟了吗。在数码录音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较高的取样频率,这样可以是母带的音质得到充分的保证,单所有高比特高取样频率的数码录音到制成CD时都会压缩到16比特44.1赫兹,这就是目前CD的格式。也许我们得知更高的取样频率,更高的取样精度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声音信息,音乐也更动人这一事实之时,一定会抱怨前人在制定CD的格式所缺少的前瞻性,也为现在的CD市场占有率与广泛的拥有者叹息,为什么CD问世之时没有制定更高的格式,那样我们收藏的音乐会更精彩。但这是时代的产物,16比特44.1赫兹的制定也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在相同音乐长度下,越高的取样频率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如果一张碟片的容量可以纪录一小时的音乐,这对于当时人们普遍的欣赏心态是合适的,于是也就有了CD的格式的制定。时代的发展,使的人们对于音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取样频率与精度则是最显著的改善和解决方法。但由于CD这一压缩格式的无返回性,在提高音质的这一呼声在这个年代转变的更加强烈之时,面对CD广泛的拥有者与市场占有率,现在所能想到的办法只有补差。也就是在原有的信号的基础上,再次修正,增补,将其提高制24比特96赫兹或者更高的精度,因此可以是信号密度增大,信息也变得更平顺圆滑。然后通过24比特96赫兹解码能力的DA解码达到高取样频率音频的效果,当然通过这一手法也使得信号的频响,顺态,能量分布以及动态范围得到更大的提高,因而具有更现实的表现,听感也更为舒适,这一方法也是国外众多知名品牌推出的新型CD数码制品(如DCS等等)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TOP
103#

VV 在 2006-2-24 16:55:21 发表的内容
很简单的道理:姑娘肯定说自已家青楼好的


Telarc和EMM Labs是什么关系?两家公司你不会混为一谈吧.
TOP
104#

Raxel 在 2006-2-24 16:51:56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6-2-24 16:35:23 发表的内容

Telarc的录音工程师说EMM Labs播放他们公司发行的SACD的声音,就是他们录音时候的声音.如果你听到其他声音,可能不一定差,但不是他们录音时候听到的声音.


dr kuang 在 2006-2-24 16:48:39 发表的内容

这些录音有LP发行吗?
如果没有,就是用EMMLABS录制的SACD和用其它设备录制的LP来比较,那当然是不同的声音了。


我是答复这个

EMM LABS应该是现在最好的SACD播放设备之一了,就算用它来聆听现在最好的DSD制作的SACD,还是没有LP那样好听。


我也是说这个问题,比如说ERIC版主觉得用EMMLABS听TELARC现在录制的现在公认最好的SACD,听感上不如用LP唱盘放60年代BLUE NOTE或者DECCA的LP好听,这个很正常,TELRC用什么来录制好象并不重要?
TOP
105#

Raxel 在 2006-2-24 17:21:08 发表的内容
VV 在 2006-2-24 17:17:52 发表的内容
请代问问,用回录音监听那东东重播是不是录音时候的声音~~~~


我不太明白你说什么,现在大部分发烧公司如果使用DSD录音的话,当然都是用EMM Labs编码器,解码器的,你在说什么?



============
(如果使用DSD录音的话,当然都是用EMM Labs编码器,解码器的)
前不是说了:


很简单的道理:姑娘肯定说自已家青楼好的
TOP
106#

我理解的模拟声系麻烦(也是乐趣),数码声系方便(干手净脚)一笑!!
TOP
107#

dr kuang 在 2006-2-24 17:53:21 发表的内容
那么你的意思是说TELARC的SACD是世界上“最保真”的录音了?


Michael Bishop的意思很清楚.用Emm Labs播放机播放它们发行的SACD,是他们录音时候声音最忠实的体现.

如果你觉得他们的SACD不好听,你可以置疑录音师的水平,例如麦克风的摆放,环境关系,调音关系.但你听到的就是录音时候他们听到的声音.

我希望这个不是很难理解.
TOP
108#

dr kuang 在 2006-2-24 17:37:18 发表的内容

记得有一年网友聚会上,录音师陈璐现场比较了DAT母带和同一录音的CD唱片,大家都觉得声音差距非常大,其实当时很多网友忽略了,DAT上播的是2496PCM文件,CD机播的是1644音频CD格式文件,音源根本不在同一级别上。


印象中DAT母带的格式转成CD格式这个过程,应该需要对动态等等一些方面作人工的调整吧?——不然的话首先CD格式肯定容不下24/96的动态的。

另,为何说AAD和ADD集合了两方面的缺陷呢?——用模拟母带是因为早年没有数码录音技术,这不是AAD和ADD的错。对于模拟母带来讲,效果最好的方式肯定是AXD(X=A或者D)了。至于D是PCM还是Delta-Sigma,两者拥有不同的量化误差特性,各有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109#

VV 在 2006-2-24 18:11:06 发表的内容
============
(如果使用DSD录音的话,当然都是用EMM Labs编码器,解码器的)
前不是说了:


很简单的道理:姑娘肯定说自已家青楼好的


1.他没有夸Telarc公司如何好,所以明显你的类比完全不合适.

2.你也可以拿出你的依据来证明Michael Bishop的说法不对啊.你最近录制了哪些专辑,觉得和他有不同看法,欢迎参加讨论,也给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啊.
TOP
110#

名琴LP 在 2006-2-22 19:57:46 发表的内容
这次全球通HIFI音乐会能够听得出有胶质感的只有老录音的LP,新出的数字录音的lp基本上与CD没有多大区别。


这就是问题的重点了!
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只有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段时间
出的LP才有所谓“胶质感”,才耐听,好听,有比CD好的
听感!我听80年代后的LP,尤其是数码制作的LP也是数码声
很重,最近我买了几张新出品的180gLP,不说节目是什么,
它是对60年代末的一些录音,使用DSD技术重新制作后,制成
LP的,我也有这些录音的CD版,两相比较,LP简直跟CD一模
一样!
所以,我认为盲目崇拜LP,认为LP一概比CD好,或者几百元
打败万元CD等等都是非常可笑的言论!
模拟也好,数码也罢,其实很多在于制作者的态度,优秀的
制作跟差的制作的差别,可能才是真正我们听到的差别!
还有个个人观点,不要拿音响论坛的那篇"LP为什么好声"说事,
那更是篇可笑的文章,LP用数字技术“测量”的结果,不可能
好过SACD的“测量”结果!那不是用鸡蛋碰石头么?这么比较
肯定最好的是SAC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