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jin_wang 在 2006-2-25 11:20:09 发表的内容
名琴LP 在 2006-2-22 19:57:46 发表的内容 这次全球通HIFI音乐会能够听得出有胶质感的只有老录音的LP,新出的数字录音的lp基本上与CD没有多大区别。 |
这就是问题的重点了! 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只有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段时间 出的LP才有所谓“胶质感”,才耐听,好听,有比CD好的 听感!我听80年代后的LP,尤其是数码制作的LP也是数码声 很重,最近我买了几张新出品的180gLP,不说节目是什么, 它是对60年代末的一些录音,使用DSD技术重新制作后,制成 LP的,我也有这些录音的CD版,两相比较,LP简直跟CD一模 一样! 所以,我认为盲目崇拜LP,认为LP一概比CD好,或者几百元 打败万元CD等等都是非常可笑的言论! 模拟也好,数码也罢,其实很多在于制作者的态度,优秀的 制作跟差的制作的差别,可能才是真正我们听到的差别! 还有个个人观点,不要拿音响论坛的那篇"LP为什么好声"说事, 那更是篇可笑的文章,LP用数字技术“测量”的结果,不可能 好过SACD的“测量”结果!那不是用鸡蛋碰石头么?这么比较 肯定最好的是SACD!
|
既然zejin_wang 兄弟提到了“只有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段时间
出的LP才有所谓“胶质感”,才耐听,好听,有比CD好的
听感!我听80年代后的LP,尤其是数码制作的LP也是数码声
很重,……”。我也谈谈自己的体会;
其实,我为什么喜欢以前的老录音?也是因为以前的老录音耐听,好听的原因,但是我选择的是CD版本。好的CD老录音版本加好的CD机出来的声音,以前的老录音确实耐听,好听。有时候我就想;难道12.5KHz以上的高频是不是人们说的“数码声”?因为以前的老录音在12.5KHz以上的高频已经是明显衰减了(受到当时的麦克风技术和录音技术的限制),这也是以前老录音的重要特征;但是CD在12.5KHz时是没有衰减的,它完全可以忠实的还原老录音版本原有的所有频率范围。而现在的录音完全可以轻松的达到30~40KHz,甚至更高的频率范围,两者声音的不同,以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老录音比较,这个“高频上限”的差别是最突出的,大概也是部分人认为的“模拟声”与“数码声”的主要差别。假如是这样,CD高达20KHz的频率上限是不是就多于了?但是,大多数人却认为CD的格式不够高,这就非常矛盾。
吃惯了甘蔗,当然不喜欢工业生产出来的白糖;所谓的“模拟声”与“数码声”,是不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