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理解的数码声和模拟声 [复制链接]

查看: 36551|回复: 241
131#

ctx111 在 2006-2-25 23:27:05 发表的内容
kuang版说得有道理。就拿这两张LP来说,穆洛娃这张录于1986年,卡雷拉斯这张录于1988年,我无搞错的话两张都是数码录音,且我曾同时拥有过同版本的CD,弄到这两张LP听过后,不禁会问,CD是什么啊?我无意贬低数码和CD,说真的我玩音响是从CD玩起的,拥有差不多两千张CD,但后来还是忍不住去碰LP,可能是走火入魔吧!
[upload=jpg]Upload/200622523262984271.jpg[/upload]


这两张是PHILLIP在数码录音时期的经典之作,如果玩LP执着于只选模拟录音而错过这两张唱片的话绝对是损失。
关于数码录音转制的LP唱片还有些情况大家不妨留意一下:
早期的数码录音的格式是1648,对应于视频系统的96Hz,在转制成音频CD时为增加容量最终定为比较奇怪的44.1。
原始的数字录音文件采用的是PCM格式,在制作CD时还需经过一次格式转换成音频CD格式,重播过程中又需把音频CD的数据流通过读取再行DA转换,这两个过程对声音会有相当明显的影响。而在制作LP时,DA转换没有经过音频CD格式而直接由专业录音室的解码进行,误差主要发生在刻盘的过程(这部分和模拟录音相同)。
也就是说,假如录音是WAV文件,在制作成LP后声音一定不会比用解码器直接播放WAV文件好,但不一定会比播放CD唱片差,大家不要总把CD的一些缺点归咎到数码录音上去。
TOP
132#

其实CD取代LP只是商业上的需要,就像媒体炒韩剧一样。按照所谓“科技进步”的说法,用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模拟系统来录制LP,绝对不止60-70年代的水平。商业利益第一,艺术指标只能放在第二位!就像近年LP又重新发行一样。
作为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商家给只你吃苹果,不给你荔枝,那你只能享受苹果的味道啦。
我以为,从纯听感上,模拟比数码自然,艺术表现力也是模拟的好,起码现在是这样。
TOP
133#

对一般的发烧友来说,还是宁肯忍受一点点数码声吧。[/quote]

我已经享受了10年数码声了,准备继续无条件的享受数码模拟声:)
TOP
134#

胶片电影对DVD

胶片相机对数码相机

LP对CD
TOP
135#

用图片来类比,数码=印刷的,模拟=洗印的。再好的印刷品也有网格状有规律的颗粒,对应到录音大概就是数码声吧。但就像好的印刷品只要不用放大镜根本就感觉不到颗粒一样,好的数码录音(包括一系列的存储播放过程)也会听不出数码声。我想,顶级的LP一定好于顶级的CD,但普通LP与顶级的差距远大于CD之间的差别,所以,对一般的发烧友来说,还是宁肯忍受一点点数码声吧。
TOP
136#

[quote]王2麻子 在 2006-2-24 15:56:00 发表的内容
听音乐其实心理作用还是挺大的,有的时候耳朵也会骗人。
rey audio回来后,虽说是小箱子,但听上去低频比804还多,后来dd兄告诉我,听感是这样,但用仪器你是测不到低频的,这箱子没低频,是耳朵欺骗了你,哈哈!

麻兄的言论涉及到另一门音响学科,也是其他的学科区别最大就是音响美学和主观听感,国外一些著名的理工科都有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听音的艺术,所谓的耳朵也会骗人,就是这门学科发挥了作用,有的音箱物理线性实测并不是很好看,但是就是好听,好的线型一般喇叭厂家都可以作出来,但就是不好听,要不然就都成了ATC了,所以说音响是一门高度集中许多学科的品种,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好多,随着玩音响的深入,会一一了解的。
TOP
137#

阿龙 在 2006-2-27 17:42:38 发表的内容
胶片电影对DVD

胶片相机对数码相机

LP对CD


现在的电影胶卷是用数码制作后转成胶卷的,也是DDA:)
所以和LP,CD的情况类似——不能因为DVD的画面不如电影,就说数码不如模拟。
TOP
138#

其实在讨论CD和LP差别的时候,有些人置疑我们的客观世界能否数字化来度量.包括那位在网上杂志里面非常能侃的教授.什么数码只能表示0,1,模模糊糊的地方0,1表示不清楚.这位教授在21世纪了,怎么对二进制的概念都搞不清楚,不要说模模糊糊,就是模模模模糊糊糊糊都能表示清楚.奥运会,0.01秒的差别都能用高速连拍相机给分辨出来,这不是技术进步的体现.100年前,如果用"连续"的秒表可能吗?

现在关键是在有限的数字精度16bit,和有争议的取样率44.1khz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很好的记录,恢复模拟声音.这个其实就是带宽的问题.模拟记录设备难道没有带宽问题吗?那为什么45转的LP比33转的LP好声呢?为什么当时没有制订10转的LP,播放时间不是可以长3倍了,上面那些模拟行家们能否回答这个问题呢?

上面有人说DVD没有胶片电影画面好.那一个是家用介质,一个是商业用的,当然不一样,更何况现在还有blu-ray, HD-DVD.我再问你比较过数码电影吗?星球大战不就是数码摄像机录的.Disney的Toy Story等一系列卡通片哪个不是计算机制作出来的?画面无不都是参考级的,经常被用来作为演示片,怎么解释?

所以讨论CD和LP,特别LP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普通压片的,180g的,33转的45转的.本来里面还有差异.如果因为CD和LP的差异,就置疑数字技术,那自己应该自习一些科学知识了.不要以后被自己的小孩子笑话了.

CD只是代表了25年前,人类对数字技术的掌握,认识水平.以现在的计算机处理能力,介质容量,24/96, 24/192都是轻而易举的.
最后编辑Raxel
TOP
139#

醉太平 在 2006-2-27 16:36:05 发表的内容
其实CD取代LP只是商业上的需要,就像媒体炒韩剧一样。按照所谓“科技进步”的说法,用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模拟系统来录制LP,绝对不止60-70年代的水平。商业利益第一,艺术指标只能放在第二位!就像近年LP又重新发行一样。
作为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商家给只你吃苹果,不给你荔枝,那你只能享受苹果的味道啦。
我以为,从纯听感上,模拟比数码自然,艺术表现力也是模拟的好,起码现在是这样。

高人!
TOP
140#

Raxel 在 2006-2-28 4:40:40 发表的内容
再说上面的数码相机和传统底片的模拟相机.数码相机问世5年来,从最初的1.3M到现在8M以上的分辨率(家用机).几位朋友不看到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却拿它和传统商业用相机相比.什么数码等于印刷的,模拟等于洗印的.这只是特定设备的差别.

大家来比比顶级的.美国,苏联外太空侦察卫星拍摄的,可以细微到街道,甚至汽车车牌号码的照片都是数码照片,你模拟胶片行吗,可以达到这个信息量,分辨率吗?上面胶片照相机的支持者,拉出最顶级的出来遛遛?

现在只不过数码相机在家用,便携机这个档次上还在发展,芯片还在进一步进化.不看到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反而怀疑数字技术的能力.我实在不能认同.






-------------------伟大领袖说过: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们现看到的是1千几百的菲林机优于2~3千的数码相机。




等待一位具备“超级”美人素质的小女孩,不如立刻约会一位现役美女。
最后编辑VV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