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Raxel
felixcat 在 2006-2-28 14:23:26 发表的内容 世上不可能存在100%足够的方法。排出所有硬件的因素,在设计频宽内,PCM理论上的唯一、仅有缺点便是量化误差,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缺点。DSD使用的Delta-Sigma技术很早便有了(60年代就产生了,只是没有用于音响领域而已)。两者都有量化误差,PCM的是1/(2^n)数量级,而Delta-Sigma则是1/n这个数量级的,两者各有优缺点。
felixcat
开心果 在 2006-2-28 12:56:38 发表的内容 15K,-2dB。20K,25K,多少dB?虽然比-2dB还小,但毕竟还有啊。
中国音响总结
chengxd
开心果
felixcat 在 2006-2-28 11:03:43 发表的内容 恩,手头有一份Ampex 351开盘母带机的使用手册,现在把其中技术性能那一页贴上来:[upload=jpg]Upload/200622810533537328.jpg[/upload]大家不妨亲眼看看其中的频率响应、信噪比这两项指标。这里暂时先不拿CD和模拟母带比,先比CD和LP。看完上述Ampex的官方技术指标之后,哪位觉得制作一流的AAD和ADD的CD音质不够LP忠实于开盘母带的话,请举举手好么?
Real
Raxel 在 2006-2-28 13:50:30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6-2-28 4:40:40 发表的内容 再说上面的数码相机和传统底片的模拟相机.数码相机问世5年来,从最初的1.3M到现在8M以上的分辨率(家用机).几位朋友不看到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却拿它和传统商业用相机相比.什么数码等于印刷的,模拟等于洗印的.这只是特定设备的差别.大家来比比顶级的.美国,苏联外太空侦察卫星拍摄的,可以细微到街道,甚至汽车车牌号码的照片都是数码照片,你模拟胶片行吗,可以达到这个信息量,分辨率吗?上面胶片照相机的支持者,拉出最顶级的出来遛遛?现在只不过数码相机在家用,便携机这个档次上还在发展,芯片还在进一步进化.不看到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反而怀疑数字技术的能力.我实在不能认同.dr kuang 在 2006-2-28 12:25:54 发表的内容 太空卫星使用数码相机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难道找人在太空上换菲林,然后座飞船把底片带回来?只能说明数码摄影的精度已经达到了某一精度要求,而且在远程影像传输时比模拟摄影有更好的实用性。很简单,说明数码技术足够满足非常高的精度要求.甚至是极限的要求.对于怀疑数码记录方式的人是很好的驳斥.因为不论菲林胶片,或是音乐母带,LP,等模拟记录方式,也是对客观所被记录事物的一种压缩.经常有人说数码的极限是模拟.这句话比较容易产生歧义.数码记录方式的极限可以无限接近所被记录的客观信息.而模拟记录方式的极限也是无限接近所被记录的客观信息.有些人说句数码的极限是模拟,就以为可以用来说明CD,DVD-A发展到顶就是LP的水平,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Raxel 在 2006-2-28 4:40:40 发表的内容 再说上面的数码相机和传统底片的模拟相机.数码相机问世5年来,从最初的1.3M到现在8M以上的分辨率(家用机).几位朋友不看到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却拿它和传统商业用相机相比.什么数码等于印刷的,模拟等于洗印的.这只是特定设备的差别.大家来比比顶级的.美国,苏联外太空侦察卫星拍摄的,可以细微到街道,甚至汽车车牌号码的照片都是数码照片,你模拟胶片行吗,可以达到这个信息量,分辨率吗?上面胶片照相机的支持者,拉出最顶级的出来遛遛?现在只不过数码相机在家用,便携机这个档次上还在发展,芯片还在进一步进化.不看到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反而怀疑数字技术的能力.我实在不能认同.
dr kuang 在 2006-2-28 12:25:54 发表的内容 太空卫星使用数码相机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难道找人在太空上换菲林,然后座飞船把底片带回来?只能说明数码摄影的精度已经达到了某一精度要求,而且在远程影像传输时比模拟摄影有更好的实用性。
Dr k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