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理解的数码声和模拟声 [复制链接]

查看: 36519|回复: 241
11#

高分析力会尖锐,听久了觉得烦燥?那么在现场近距离欣赏真实乐器演出时分析力不高吗?我觉得声音厚实而且很耐听。
假如原来的真实演奏时是悦耳动听的,造成尖锐,不耐听的原因只能说是失真,不可能是分析力高。
TOP
12#

[upload=jpg]Upload/20062222045501171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222204613856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2222048381175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22220485194672.jpg[/upload]
最后编辑王2麻子
TOP
13#

我理解的数码声和模拟声就是好听和不好听:)
TOP
14#

希望个位都像Dr kuang版一样谈谈自己的看法。
TOP
15#

偶听的cd机比较少,偶感觉马烂死的机器不耐听,英国之宝508的机器耐听,是不是马烂死的数码声高?现在听emm labs 和LP比,还是LP好听,应该是emm labs的数码声高。
TOP
16#

比喻:数码只是用无数的点去近似模拟(真实世界)中的线
TOP
17#

麻兄正在向唱片演奏家过渡啊哈哈:)
TOP
18#

关于摸拟和数字谁更优?业界争论了很久。
  其实数字技术比摸拟技术的优势并不是数字技术更保真。
  数字技术的优势在于,容易纠错。比如说在电位传输时,1会衰减成0.6,0会衰减成0.4。通过纠错,能够将0.6纠成1,0.4纠成0。是可还原的。
  但摸拟呢?衰减就会造成失真,是不能纠错还原的。
  为什么数字CD易保存?其实是因为能纠错,可以还原。
  
  数字可以压缩,比如DVD就是压缩的视频信号。但摸拟的不可压缩,是多少数据量就是多少。

  可还原,体积小,易保存,能压缩。实其上数字产品是靠易用性在市场上击败了摸拟产品。
  但在信号品质上,其实没有任何提高。
最后编辑didadi
TOP
19#

低温 在 2006-2-23 10:23:44 发表的内容


如果系统或者喇叭的高音频响不能达到20khz以上,是否CD和LP的声音就是听不出差别的?60-70年代或者更早的母带,不要说20khz,上到15khz的都很少,是否那时候的录音,LP和CD听不出差别?

LP和CD确实有差别,但每次讨论总是拿20hz - 20khz说事,我个人认为是抓错了重点.[/quote]

不拿这个说事还真不成。要注意一点无论是磁带录音还是转录成LP(多数LP都是从磁带转录的)对超过20KHz的频率都不做高倍率衰减,而任由系统的自然衰减,而CD是切到20KHz(22.1KHz)。所以才会出现所谓LP带宽超过20KHz(常见的说法是到26KHz),这种超音频带宽正是提供了高次谐波的存在空间。

LP的非转录版都有DMM的标志。[/quote]

低温兄,DMM不是非转录版的标志,它只是一种刻纹方式的标志。
TOP
20#

人有不满足,才有向上的动力,哈哈,偶是瞎听,瞎折腾,就图一乐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